
鮮石斛膏
XIAN SHI H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肺經 33%
腎經 16%
心經 16%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鮮石斛膏以「石斛」為主要組成成分,原因如下:
- 藥性功效: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潤燥、明目強筋之效。鮮石斛膏中加入石斛,旨在利用其潤澤津液、清熱解毒、養護生機之功,有效緩解因陰虛燥熱所致的口乾舌燥、目赤咽痛、體虛乏力等症狀。
- 藥材特性: 鮮石斛是指未經炮製的鮮石斛,其藥效更佳,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多糖、生物鹼等。製成膏方,可最大程度保留其藥效,方便服用,提高藥效吸收。鮮石斛膏的製作過程,充分利用了鮮石斛的藥用價值,使其成為滋陰潤燥的良藥。
鮮石斛膏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兩方面原因:
1. 相輔相成,滋陰潤肺: 石斛以滋陰養胃,生津止渴見長,而麥門冬則擅長養陰生津,潤肺止咳。二者合用,相輔相成,增強滋陰潤肺之效,適用於陰虛津傷,口乾咽燥,肺燥咳嗽等症狀。
2. 緩解石斛偏燥之性: 石斛性微寒,但偏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寒。麥門冬性寒,能緩解石斛的燥性,保護脾胃,使其滋陰而不傷胃,更好地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鮮石斛膏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男女陰虛,肺熱上攻」,其證見「咽乾口燥,煩悶耳鳴」,乃典型陰虛內熱之象。陰虛則津液不足,肺為嬌臟,易受火熱之邪所傷,肺熱上攻咽喉,故口咽乾燥;虛火上擾清竅,則耳鳴心煩。鮮石斛膏以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為法,標本兼顧,使陰液充盈而虛火自降。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鮮石斛(160兩)
- 性味甘寒,歸肺、胃、腎經,為滋陰生津要藥。《本草綱目》言其「強陰益精,厚腸胃」,其鮮品汁液豐沛,尤擅清熱生津,直補陰虛之本。量重為君,主導全方滋養之力。
臣藥:麥冬(32兩)
- 甘微苦寒,入肺、心、胃經,《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功擅潤肺養陰、益胃生津,助石斛清肺熱而滋陰液,兼能寧心安神,緩解煩悶。
配伍特點
- 甘寒相須:二藥皆屬甘寒滋潤之品,鮮石斛偏於生津滑腸,麥冬長於清心潤肺,合用則肺胃陰虛並治,津液得充而燥熱自除。
- 蜜膏製法:以煉蜜收膏,蜂蜜甘平,既可矯味,又能增強潤燥和中之力,使藥效緩行持久,尤宜陰虛日久者。
治療機理
- 肺熱陰傷者,津液不足則咽乾口燥,虛火內擾則耳鳴煩悶。鮮石斛膏通過滋養肺胃之陰,使津液上承而咽喉得潤;陰足則陽不妄動,虛火下行,耳鳴煩躁自解。此方體現「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旨,為養陰清熱之平和劑。
總結:此方簡而力專,以鮮石斛、麥冬二藥成膏,直指陰虛肺熱之病機。甘寒滋潤而不膩滯,既可補益陰液,又能清降虛火,契合傳統「滋陰降火」之治法。
傳統服藥法
鮮石斛160兩,麥冬32兩。
養陰潤肺,生津止渴。
上藥酌於切碎,水煎三次,分次過濾去滓,濾液合併,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以不滲紙為度,每兩膏汁兌煉蜜1兩成膏。
每服5錢,日服2次,熱開水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鮮石斛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鮮石斛160兩,麥冬32兩。 主治:養陰潤肺,生津止渴。主治:男女陰虛,肺熱上攻,咽乾口燥,煩悶耳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