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藥散
XIAN Y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三引《集驗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腎經 25%
肺經 25%
胃經 25%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仙藥散」的組成中包含山藥,是因為山藥具有補脾益胃的作用。山藥能夠有效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和體力下降。其主要作用是補脾益胃,幫助方劑改善消化系統健康。山藥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脾胃虛弱的改善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仙藥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專治「小兒洩瀉不止」。小兒臟腑嬌嫩,脾胃虛弱,易因飲食不節、外感邪氣或先天不足而致運化失職,水穀不分,發為泄瀉。若久瀉不愈,更傷津耗氣,甚則轉為慢驚風。仙藥散以簡潔組方針對此證,強調「止瀉固脫」之效,兼顧調和脾胃,符合小兒用藥「清輕平和」之道。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山藥(半生半炒)之配伍精義:
- 生用:性平偏涼,長於「益陰生津」,針對泄瀉傷陰之弊,潤澤腸道以防津枯。
- 炒用:性轉微溫,增強「健脾止瀉」之功,温煦中焦以助運化,固攝水濕。
- 半生半炒:一藥雙效,既補脾氣又滋脾陰,調和陰陽,標本兼顧。此制法亦見於《本草綱目》「山藥生則性涼,炒則性溫」之述,突出中醫「水火既濟」之平衡觀。
沙糖滾水調服之佐助:
- 沙糖(紅糖):甘温入脾,補中緩急,既能矯味助小兒服藥,又可「温中暖胃」,助山藥健脾之力。
- 滾水沖服:取「陽氣上行」之勢,宣通藥力,兼散中焦寒濕。此服法暗合「升清降濁」之理,契合泄瀉「清陽不升」之病機。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山藥為君,雙向調節脾胃機能,生炒並用以兼顧氣陰;佐沙糖補而不滯,共成「補脾止瀉、益陰和陽」之劑。其原理在於:
- 直接止瀉:炒山藥澀腸固脫,減少水液下趨。
- 根本調脾:生山藥滋養脾陰,防久瀉傷正;炒山藥振奮脾陽,復運化之職。
- 甘緩和中:沙糖與山藥協同,緩解腸道急迫,重建中焦樞機。
全方體現「藥簡力專、攻補得宜」的兒科用藥特點,對輕中度脾虛泄瀉或久瀉後調理尤宜。
傳統服藥法
山藥(半生半炒)。
上為末。
每服2錢,沙糖滾水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藥散, 出處:《仙拈集》卷三引《集驗方》。 組成:山藥(半生半炒)。 主治:小兒泄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