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膚子煎劑

地膚子煎劑

DI FU ZI JIAN J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42)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脾經 25%
膀胱經 25%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地膚子煎劑」顧名思義,其主要組成成分即為「地膚子」。此乃因地膚子本身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為藥方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地膚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應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赤白帶下、皮膚濕疹、瘡瘍腫毒等病症。因此,將地膚子作為單味藥煎服,可針對其所治療的病症發揮效用,故名「地膚子煎劑」。

地膚子煎劑中加入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地膚子善於清熱利濕,蛇牀子則以殺蟲止癢著稱。兩者合用,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濕熱蘊結、蟲毒侵襲所致的皮膚病。例如,治療濕疹、陰囊濕疹等病症時,地膚子清熱利濕,蛇牀子殺蟲止癢,可使療效更加顯著。
  2. 取長補短,改善藥性: 地膚子偏寒涼,蛇牀子則性溫,二者配伍,可中和藥性,避免過寒或過溫,更適合不同體質的患者使用。例如,對於體質虛寒者,加入蛇牀子可以溫陽散寒,減少地膚子寒涼之弊,提高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地膚子煎劑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毛囊炎」,屬中醫「癤瘡」「濕瘡」範疇,推測其病機為濕熱蘊結肌膚,或外感風毒,鬱於毛竅所致。古代以水煎外洗之法,直接作用於患處,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緩解皮膚紅腫、膿皰、癢痛等症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解析

  1. 地膚子

    • 性味苦寒,歸膀胱經,傳統用於清熱利濕、祛風止癢。《本草綱目》載其「去皮膚中積熱,除濕熱風瘡」。其有效成分(如三萜皂苷)可能有抗菌、抗炎作用,針對毛囊炎的濕熱病機,可清解局部熱毒,減輕發炎。
  2. 蛇床子

    • 性味辛苦温,歸腎經,功能燥濕祛風、殺蟲止癢。《神農本草經》言其「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陰痿濕癢」。現代研究顯示其含揮發油(如蛇床子素),具抗真菌、抑菌效果,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毛囊炎病原,並透過辛温之性促進局部氣血循環,助濕毒外散。

兩藥配伍的协同作用

  • 寒温並用:地膚子偏寒,蛇床子偏温,合用可調節藥性,避免過寒凝滯或過温助熱,適合濕熱夾雜之證。
  • 標本兼顧:地膚子清熱利濕治本,蛇床子燥濕殺蟲治標,共奏消炎、抑菌、止癢之效,契合毛囊炎「濕、熱、毒」的病機。
  • 外治直達病所:水煎外洗使藥效直接作用於毛囊,穿透皮膚以發揮抗菌抗炎作用,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理論。

此方簡潔,針對性強,體現中醫外治法「以局部調整體」的思維,通過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恢復毛竅通暢。

傳統服藥法


地膚子15克,蛇床子15克。
水煎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地膚子煎劑,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地膚子15g,蛇床子15g。 主治:毛囊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