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仁湯

蛇床仁湯

SHE CHUANG REN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腎經 50%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蛇牀仁湯中包含蛇牀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功效互補: 蛇牀仁與蛇牀子均為蛇牀的果實,但功效有所側重。蛇牀仁善於 疏肝理氣,止痛,而蛇牀子則以 殺蟲止癢,燥濕止帶見長。兩者合用,能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2. 藥性相合: 蛇牀仁性溫,蛇牀子性溫燥,兩者藥性相近, 配伍後能互相協調,發揮最佳效力,且不易產生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蛇床仁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卒陰囊腫癢」,即小兒突發陰囊腫脹搔癢之症。古代醫家認為此症多因風濕熱邪侵襲下焦,或蟲毒濕濁鬱結所致,表現為局部腫脹、瘙癢,甚或伴有滲液。本方以煎湯外洗結合熱熨,直接作用於患處,旨在祛風除濕、消腫止癢。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蛇床仁(蛇床子)

  •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腎經。
  • 傳統功效: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溫腎壯陽。
  • 作用機理
    其辛溫之性可散風除濕,苦味能燥濕殺蟲,為治療皮膚濕疹、陰部瘙癢之要藥。現代研究亦證實,蛇床子含揮發油及香豆素類成分,具抗炎、抗菌、抑制過敏反應之效,能緩解局部腫癢。

2. 柳蚛屑(柳樹蟲蛀屑)

  • 來源與特性:為柳樹被蟲蛀後產生的木屑,質地輕浮,古方多用於外治。
  • 傳統功效:散風清熱、消腫止痛。
  • 作用機理
    柳樹皮自古用於清熱解毒(如《本草綱目》載其治「風腫癰疽」),其蟲蛀屑可能富含柳樹活性成分(如水楊苷類),具有輕微抗炎、收斂作用。與蛇床子配伍,可增強祛風濕、消腫止癢之效。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外用直達病所
本方以煎湯外洗配合熱熨,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原則,尤其適合小兒皮膚嬌嫩、不易口服用藥之特性。

2. 祛風濕、殺蟲止癢

  • 蛇床子辛溫燥濕,主攻下焦風濕熱邪;柳蚛屑輔助清熱散結,二者協同針對「濕熱蟲毒」病機。
  • 熱熨法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加速藥效吸收,同時溫通經絡以消腫。

3. 簡潔配伍的優勢
古代小兒外治方多藥味精簡,此方僅兩藥,卻涵蓋「祛邪(風濕熱毒)—消腫—止癢」三重作用,體現「藥專力宏」之思維。


總結

蛇床仁湯以蛇床子燥濕殺蟲為君,柳蚛屑清熱散結為佐,透過外洗與熱熨雙重途徑,迅速緩解小兒陰囊濕熱腫癢。其組方邏輯緊扣「風濕熱邪」病機,展現中醫外治法「簡便效驗」之特色。

傳統服藥法


蛇床仁1兩,柳蚛屑1兩。
以水1大碗,煎6-7沸洗之,取其滓。以帛裹,熨兒腫處。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蛇床仁湯,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蛇床仁1兩,柳蚛屑1兩。 主治:小兒卒陰囊腫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