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妙散

雙妙散

SHUANG MIAO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腎經 50%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雙妙散中包含蛇牀子,主要原因在於其燥濕殺蟲的功效。

蛇牀子味辛、苦,性溫,歸肺、脾、腎經。其性燥烈,善於燥濕止癢,對於因濕邪、蟲毒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陰囊濕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蛇牀子還具有殺蟲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寄生蟲的生長和繁殖。對於一些由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例如疥瘡、陰蝨病等,也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雙妙散中加入蛇牀子,主要是為了發揮其燥濕殺蟲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雙妙散] 主治「男子陰卒腫」,即男性外生殖器突發腫脹的急性症狀。此症多由濕熱下注、氣滯血瘀或外感邪毒所致,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甚則影響排尿或行動。古代醫家選用此方,推測其針對濕熱蘊結或蟲毒瘙癢引起的腫脹,具「燥濕、斂瘡、消腫」之效。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邏輯推理

1. 雞翮(燒)

  • 藥性與功效:雞翮即雞翅膀上的硬羽,燒炭存性後,其性可能趨向苦澀、平,具收斂止血、解毒消腫之效。古代常用動物炭藥(如血餘炭)治療瘡瘍腫毒,推測雞翮炭能吸附濕濁、斂瘡生肌,緩解局部充血腫脹。
  • 治療原理:燒炭後形成微孔結構,可吸附濕熱毒邪,且炭藥能促進組織收斂,減少滲出,從而消腫。

2. 蛇床子

  • 藥性與功效:辛、苦、溫,歸腎經,傳統用於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主治陰部濕癢、濕疹疥瘡。《本草正義》載其「外治濕瘍、陰癢」,能改善濕熱下注引起的瘙癢腫痛。
  • 治療原理:辛溫之性可宣通局部氣血,苦味能燥濕,其所含揮發油(如佛手柑內酯)具抗炎、抑菌作用,直接針對濕熱或蟲毒所致之腫脹。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標本兼顧

    • 治標:雞翮炭收斂吸附,緩解急性腫脹;蛇床子燥濕止癢,迅速改善症狀。
    • 治本:蛇床子溫化下焦濕濁,調理局部氣血,減少濕熱復發。
  2. 外用局部作用

    • 方中二藥均以外用為主,粉末直接敷於患處,既能吸收滲出物(雞翮炭),又能抑菌抗炎(蛇床子),符合「卒腫」需速效的治療邏輯。
  3. 藥性互補

    • 雞翮炭性平,平衡蛇床子溫燥之性,避免過度刺激;蛇床子辛散之力助雞翮炭藥效深入病所。

四、推論延伸功效

雖原文主治「陰卒腫」,然從藥物組成推測,此方或可延伸用於:

  • 濕疹糜爛:尤其滲液较多者,雞翮炭吸附滲液,蛇床子燥濕。
  • 輕度瘡瘍:如癤腫初期,借二藥斂瘡解毒之效。

五、總結

[雙妙散] 以「收斂消腫+燥濕解毒」為核心,針對下焦濕熱急症,體現古代簡效方「藥簡力專」的特點。雞翮炭與蛇床子配伍,既解決局部病理產物(濕、熱、毒),又調節氣血,符合中醫「去腐生新」之理。

傳統服藥法


雞翮6枚(燒)、蛇床子各等分。
上為末。
以飲少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雙妙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引《十便良方》。 組成:雞翮6枚(燒),蛇床子各等分。 主治:男子陰卒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