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翎散

雞翎散

JI LI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腎經 50%
脾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雞翎散中包含蛇牀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蛇牀子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之效。雞翎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外感風濕所致的皮膚病,蛇牀子可清熱燥濕,殺滅病原體,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雞翎散中常與其他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功效的藥物配伍,如苦參、地膚子等,蛇牀子與之相配,可起到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的作用。

總而言之,蛇牀子在雞翎散中,起着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伍增效,共同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雞翎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雞翎散古籍記載主治「陰卒腫」,即突發性外陰或陰囊腫痛。此方外用,以雞翎(雞毛)蘸藥末掃入耳內,通過耳道吸收藥性治療眼疾(如眼瞼腫痛或目赤腫痛),並間接緩解「陰腫」。古代醫家認為耳與全身經絡相通,藥物透過耳竅可調節相應病灶,體現「上病下取,下病上治」的思維。

組成藥物分析

  1. 輕粉(半錢)

    • 為氯化亞汞(Hg₂Cl₂),性寒、味辛,有毒,外用具殺蟲、攻毒、斂瘡之效。
    • 傳統用於瘡瘍潰爛、濕疹疥癬,其腐蝕性可拔毒消腫,對局部炎症或腫痛可抑菌收斂。
  2. 粉霜(一錢)

    • 即「白降丹」的主要成分(氯化高汞,HgCl₂),性烈,腐蝕性強,能潰瘍排膿、去腐生肌。
    • 古籍多用於頑固瘡瘍,與輕粉協同增強攻毒消腫之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性協同

    • 輕粉與粉霜皆為汞類化合物,配伍後加強殺蟲解毒、抑制局部感染的作用,針對「陰腫」可能伴隨的濕熱毒邪或感染。
  2. 外用取效途徑

    • 方中強調「掃入耳內」治眼疾,推測為刺激耳部經絡(如少陽經)以調節下焦氣血,間接緩解陰部腫痛。此屬「遠端取穴」療法,類似針灸「循經遠取」原理。
    • 汞化合物遇熱昇華(炭火加熱後以碗覆蓋),其揮發成分可能通過黏膜吸收,達到鎮痛消炎效果。
  3. 侷限性與推測

    • 原方主治「陰腫」卻以治眼疾方法描述,可能為古籍傳抄脫漏,或暗示「肝經熱毒」上下相關(肝經繞陰器、連目系),故清上焦熱毒可解下焦濕腫。

總結

雞翎散以汞劑攻毒為主,結合特殊給藥法,通過經絡傳導調節氣血。其設計反映古代「以毒攻毒」與「內病外治」的思維,但組方毒性較強,現代應用需審慎考證其可行性與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輕粉半錢,粉霜1錢。
上為末,地上用炭火三兩塊,傾在火上,急以碗蓋之,頻頻揭碗看,才候無煙生,即住,揭用雞翎掃碗內,水銀作一處,是一服。
如人患左眼,傾入左耳內,患右眼傾入右耳內。所患眼便開,得其瘡自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雞翎散, 出處:《普濟方》卷四○四。 組成:輕粉半錢,粉霜1錢。 主治:小兒斑瘡入眼。

雞翎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九引《聖惠》。 組成:雞翎6莖(燒灰),蛇床子1兩(炒)。 主治:陰卒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