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毒散
DI D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雲歧子保命集》卷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1.08)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心經 17%
肝經 15%
胃經 12%
肺經 12%
三焦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滌毒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滌毒散通常含有較多苦寒之藥,容易傷脾胃,而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藥物的寒涼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過大的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解毒抗炎等功效,可以增強藥效,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滌毒散中包含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芒硝性寒,入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對於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芒硝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炎症消退。
- 引藥下行: 芒硝質地滑利,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並促進排泄。在滌毒散中,芒硝能幫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達到治療目的。
滌毒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滋陰、補血調經、潤腸通便等功效。對於毒邪瘀阻,導致的瘡瘍腫痛、皮膚紅腫等症狀,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流通,加速毒素排泄,並有助於消腫止痛。
- 補氣養血,增強抵抗力: 當歸具有補氣養血之功效,能改善氣血虛弱,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體虛乏力,容易受毒邪侵犯的患者,當歸能提高抵抗力,有助於抵抗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滌毒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傷寒論輯義》|丹波元簡記載,滌毒散主治「時氣疙瘩,五發瘡瘍,喉閉雷頭。」
治療原理分析:
原文提到「滌毒散」是在「破棺丹」的基礎上加「當歸」而成。破棺丹主治「瘡腫一切風熱」,由此推測,滌毒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 清熱解毒: 原方(破棺丹)本就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主要針對「瘡腫一切風熱」,意味著該方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瘡瘍、腫痛等症狀。文中提及的「時氣疙瘩,五發瘡瘍,喉閉雷頭」皆可視為熱毒壅盛於肌表、咽喉所致。
- 活血化瘀: 加用「當歸」後,增強了活血化瘀的功效。當歸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有助於疏通氣血,消散瘀滯,促進瘡瘍的癒合,緩解腫痛。
因此,滌毒散透過清熱解毒與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達到治療時氣疙瘩、瘡瘍、喉閉、雷頭等病症的效果。
與其他方劑的比較:
- 破棺丹: 滌毒散的基礎方,主治瘡腫一切風熱,功效側重於清熱解毒。
- 玉燭散: 由滌毒散與四物湯各半組成,四物湯補血養血,因此玉燭散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兼顧了補血的作用,可能更適用於血虛有熱的病症。
- 調胃承氣湯: 主治熱留胃中發斑,以及服熱藥過多引發的發斑,其功效主要在於清瀉胃熱,與滌毒散的治療範圍有所不同。
總結:
滌毒散是在清熱解毒的基礎上,加入了活血化瘀的藥物,從而達到治療時氣疙瘩、五發瘡瘍、喉閉雷頭等病症的目的。其治療原理與破棺丹、玉燭散、調胃承氣湯等方劑既有聯繫也有區別,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傳統服藥法
甘草半兩,芒消9分,大黃1兩,(酒浸)當歸。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2盞,先煮甘草、當歸至1盞,後入大黃,取6分,去滓,入消,煎1-2沸,溫服。以利為度,未利再服。
方中當歸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滌毒散, 出處:《雲歧子保命集》卷上。 組成:甘草半兩,芒消9分,大黃1兩(酒浸)當歸。 主治:時氣疙瘩,五發瘡瘍,喉閉雷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