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效驅風散
SHEN XIAO QU F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證類本草》卷十三引《博濟》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1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驅風散中加入五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收斂止癢:五倍子性寒、味苦澀,具有收斂止癢的作用。對於風疹、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五倍子能有效抑制皮疹的蔓延,減輕瘙癢症狀。
- 清熱解毒:五倍子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積熱,並抵抗外邪入侵。對於風熱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五倍子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神效驅風散中加入五倍子,能有效地發揮收斂止癢和清熱解毒的雙重功效,達到驅除風邪、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神效驅風散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疏散風熱: 蔓荊子性微寒,味苦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對於風熱上擾、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蔓荊子能起到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作用。
二、利濕通竅: 蔓荊子亦具利濕通竅之功,可通鼻竅、止流涕、解鼻塞。對於風熱犯肺、鼻塞不通、頭昏目眩等症狀,蔓荊子能起到通竅利濕、清熱解表的作用。
因此,神效驅風散中加入蔓荊子,可有效緩解風熱感冒、鼻塞流涕、頭昏腦脹等症狀,發揮其疏散風熱、利濕通竅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神效驅風散」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神效驅風散」主要由兩味藥組成:
- 五倍子:味苦、酸,性平,無毒。主要功效為收斂、止瀉、殺蟲、解毒。在古籍中,五倍子被記載用於治療齒宣疳䘌、肺臟風毒、風濕癬瘡、瘙癢膿水、五痔下血、小兒面鼻疳瘡、腸虛泄痢、脫肛、產後腸脫、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蔓荊子:主要功效為疏肝明目、祛風濕。在本方劑中與五倍子合用,增強祛風明目、止癢消腫之效。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神效驅風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眼科疾病:
- 風毒上攻,眼腫癢澀,痛不可忍:這類症狀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急性結膜炎、角膜炎等,表現為眼睛紅腫、發癢、流淚、疼痛、畏光等。
- 上下瞼眥赤爛:即眼瞼邊緣發紅、糜爛,可能伴有分泌物增多,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瞼緣炎。
- 浮翳、瘀肉侵睛:是指角膜表面出現混濁或異常增生物,影響視力,可能與角膜翳、翼狀胬肉等疾病相關。
治療原理
「神效驅風散」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 祛風止癢:中醫認為「風」邪是導致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風邪具有游走不定、善行數變的特點,容易引起眼睛瘙癢、疼痛等症狀。蔓荊子具有疏散風熱、祛風止癢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風邪引起的眼部不適。
- 收斂消腫:五倍子味苦酸,具有收斂之性,能夠收斂固澀,消腫止痛。對於眼瞼紅腫、糜爛等症狀,五倍子可以起到收斂消腫、促進癒合的作用。
- 清熱解毒:五倍子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清除眼部的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 外用直達病所:「神效驅風散」採用外洗的用法,藥物可以直接作用於眼部病灶,起效迅速。煎煮後的藥液溫熱,也有助於促進眼部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
綜合分析
綜合上述古文內容,「神效驅風散」以五倍子和蔓荊子為主藥,通過祛風止癢、收斂消腫、清熱解毒等作用,達到治療風毒上攻所致的眼腫癢澀、瞼眥赤爛、浮翳瘀肉侵睛等眼科疾病的目的。其外洗的用法,使藥物直達病所,起效迅速。該方劑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內外兼治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五倍子1兩,蔓荊子1兩半。
明眼目,去澀癢。
上為末。
每服2錢,水2盞,銅石器內煎及1盞,澄滓,熱淋洗,留滓2服,又依前煎淋洗。
祛風散(《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六)、驅風散(《聖濟總錄》文瑞樓本卷一○六)、神妙驅風散(《洪氏集驗方》卷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驅風散, 出處:《證類本草》卷十三引《博濟》。 組成:五倍子1兩,蔓荊子1兩半。 主治:明眼目,去澀癢。主治:風毒上攻,眼腫癢澀,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瞼眥赤爛,浮翳瘀肉侵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