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毒丸

GE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心經 29%
脾經 22%
肺經 7%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腎經 1%
膽經 0%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隔毒丸」,主要成分包括:鬱李仁、黑牽牛、大戟、甘遂、牛黃、乳香、麝香、冰片,具有傷寒引起胸部疾病,心臟以下部位疼痛、堅硬的功效。

大戟

  • 味苦辛,性溫熱。
  • 有小毒,歸肝、胃經。
  • 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

甘遂

  • 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
  • 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
  • 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

牛黃

  • 具有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等傳統代功效。
  • 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清熱解毒力強,常用於咽喉腫痛、潰爛及癰疽療毒等。

乳香

  • 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 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

麝香

  • 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等傳統代功效。
  • 可治療閉證神昏、溫病熱陷心包、小兒驚風、中風痰厥、血瘀經閉、癥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水腫、浮腫、排尿困難、經絡不通、氣血凝滯、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酒醉不醒、瘡瘍腫毒、咽喉腫痛、難產、死胎、胞衣不下等症。

鬱李仁

  • 傳統代功效認為,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瀉下可治療腹瀉、便祕和痔疾,利水滲濕可消腫滿、除黃疸,降氣可舒緩胸脹、胸悶,改善氣喘,潤燥可清熱潤燥,止咳化痰,潤腸通便,益氣養陰。

冰片

  • 傳統功效包括開竅和化腐生肌。
  • 具有開竅醒神之功,適用於治療熱病神昏、暑熱卒厥、小兒驚風等症狀。
  • 能消炎止痛、清熱解毒、防腐生肌,通常用於治療瘡瘍腫痛、潰後不斂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鬱李仁(去皮尖)、黑牽牛(炒)、大戟、甘遂1分,牛黃(研)1錢,乳香(研)1錢,麝香(研)半錢,龍腦(研)半錢。
上為末,同再研勻,用白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丸,臨臥煎燈心。麥冬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鬱李仁、黑牽牛、大戟、甘遂、牛黃、乳香、麝香、冰片組成。鬱李仁、黑牽牛、大戟、甘遂均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牛黃、乳香、麝香、冰片均具有破結散結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瀉下通便,破結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胰臟炎膽囊炎

相同名稱方劑


隔毒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一。 組成:鬱李仁(去皮尖)1分,黑牽牛(炒)1分,大戟1分,甘遂1分,牛黃(研)1錢,乳香(研)1錢,麝香(研)半錢,龍腦(研)半錢。 主治:傷寒結胸,心下堅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