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白朮散

SI ZHI BAI ZH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脾經 23%
肺經 20%
腎經 13%
心經 13%
心包經 6%
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四制白朮散的組成中包含白朮,是因為白朮具有多種藥用功效,在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 健脾燥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能補脾氣、燥脾濕,對於脾虛濕盛、食少便溏、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止瀉固表: 白朮能固表止瀉,對於脾虛氣陷、易於感冒、反覆腹瀉等症狀,白朮能有效改善。
  3. 利水滲濕: 白朮能利水滲濕,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白朮在四制白朮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健脾燥濕、止瀉固表、利水滲濕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脾虛濕盛、泄瀉、水腫等疾病的常用藥材。

四制白朮散中加入白豆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助白朮健脾止瀉:白豆蔻性辛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之效。與白朮同用,可增強白朮健脾止瀉之力,共同改善脾胃功能,消除腹瀉等症狀。
  2. 芳香化溼,去濁除穢:白豆蔻氣味芳香,可燥溼化痰,去除腸道溼濁,並有芳香化溼之效,幫助脾胃恢復正常運化,進一步增強白朮的功效。

四制白朮散中加入補骨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 補脾益氣,溫陽散寒: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脾益氣、散寒止痛之功效。白朮善於健脾燥濕,但其性偏燥,容易耗氣傷陰,加入補骨脂可溫陽補氣,協同白朮補脾益氣,防止白朮燥氣傷陰。

二、 助白朮燥濕止瀉:補骨脂亦有燥濕止瀉之效,與白朮共同作用,可加強燥濕止瀉之力,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尤為有效。

對於[四制白朮散]中的五味子成分,五味子性味酸溫,具有收斂固澀、補腎益氣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虛汗、久咳等症狀。該方加入五味子旨在增強固澀止汗的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介紹:四制白朮散

四制白朮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白朮、白荳蔻、補骨脂、五味子四味中藥組成。此方劑具有補氣、健脾、化濕、止瀉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泄。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補骨脂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四制白朮散以白朮為君藥,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固表止汗的作用;白荳蔻為臣藥,具有溫中散寒、化濕行氣、止嘔的功效;補骨脂為佐藥,具有補腎固精、溫腎壯陽、澀腸止瀉的作用;五味子為使藥,具有補氣生津、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的功效。

四制白朮散各藥合用,具有補氣健脾、化濕止瀉、固表止汗的功效,主治脾泄:脾氣虛弱,運化失常,導致水濕停滯,出現腹瀉、水腫、食慾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狀。

四制白朮散是一味治療脾泄的有效方劑,具有補氣健脾、化濕止瀉、固表止汗的功效,臨牀上廣泛應用。

四制白朮散的組成藥物均為天然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但仍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脾虛不運,水濕內停,下利清稀的病證。脾虛濕盛者,可加蒼朮、厚朴、茯苓等;脾虛陽衰者,可加附子、肉桂等;脾虛氣弱者,可加黃芪、黨參等。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夜間盜汗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四制白朮散,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白朮4兩(分作4份:1份用黃耆同炒,1份用石斛同炒,1份用牡蠣同炒,1份用麸皮同炒)。 主治:盜汗。

四制白朮散, 出處:《方症會要》卷二。 組成:白朮1斤(米泔水浸軟,咀片,分作4份,1份用白豆蔻仁炒,1份用破故紙炒,1份用五味子炒,俱以炒乾爲度,揀去同炒藥)。 主治:脾泄。

四制白朮散, 出處:《準繩·幼科》卷四。 組成:白朮8兩(分作4份,1份砂仁炒,1份糯米炒,1份麸皮炒,1份壁土炒)。 主治:調脾。主治:飲食不能樽節,暑濕不能護養,肚腹傷壞,泄瀉頻仍,飲食懶進,肢體羸瘦,癒未幾而痘隨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