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散

BIAN DO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肺經 24%
脾經 20%
心經 18%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胃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扁豆散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健脾化濕: 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化濕之效。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腹瀉、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白扁豆能有效改善。扁豆散本身也常用於治療脾胃溼熱所致的泄瀉,加入白扁豆可以加強其健脾化濕之功,起到協同作用。

二、止瀉止痢: 白扁豆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脾虛泄瀉、暑濕泄瀉等症狀,白扁豆能有效止瀉止痢。扁豆散中加入白扁豆,可以進一步增強其止瀉止痢的功效,更有效地緩解腹瀉症狀。

扁豆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和胃,增強脾胃功能:扁豆性平,味甘,善於健脾和胃,但其偏於清熱,對於脾胃虛寒者,單用扁豆恐難以發揮功效。而生薑性溫,味辛,可溫中散寒,助脾胃消化,與扁豆搭配,可增強其健脾和胃之效,更適合脾胃虛寒者使用。
  2. 解表散寒,協同祛濕:扁豆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瀉、嘔吐等症狀。生薑具有解表散寒之功,可配合扁豆祛濕,雙管齊下,更有效地去除濕熱之邪,達到治療目的。

扁豆散中包含枇杷葉,主要是因為枇杷葉具有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扁豆散主治燥熱傷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以及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等症狀。枇杷葉性涼,味甘,入肺經,能清肺熱,止咳化痰,同時能降逆止嘔,與方劑中的扁豆、白扁豆等藥材共同清熱化痰,緩解肺熱咳嗽,同時也能緩解脾胃不和導致的嘔吐。因此,枇杷葉是扁豆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扁豆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包括扁豆、人參等多種草藥。在扁豆散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參內含豐富的人參皂苷,能增強人體免疫力,調節身體機能,對虛弱體質有著良好的滋補作用。

在中醫理論中,人參屬性平和,味甘微苦,歸脾肺經,是補中益氣的要藥。對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乏力等症狀,人參能夠起到很好的補益作用。扁豆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水濕內停所致的病證,如腹脹、泄瀉、肢體倦怠等,加入人參可強化其補脾益氣之效,有助於改善患者體質,促進康復。因此,人參在扁豆散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因人而異的治療原則,旨在達到調和臟腑、扶正固本的目的。

扁豆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益氣止瀉的功效。扁豆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腹瀉、食少便溏等症狀。白朮能健脾燥濕,助脾運化水谷,使濕邪消散,從而緩解腹瀉症狀。
  2. 固本培元:白朮還能補氣益氣,增強脾胃之氣,從根本上改善脾胃虛弱,提高機體抵抗力,防止疾病反覆發作。

因此,白朮在扁豆散中起到健脾燥濕、固本培元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腹瀉等症狀的目的。

扁豆散中加入白茅根,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扁豆散主治脾胃濕熱所致的腹瀉、嘔吐、口渴、小便短赤等症狀。白茅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其清熱利濕之功,可助扁豆散清熱解毒,止瀉止嘔;涼血止血之效,可輔助治療腹瀉所致的便血。因此,白茅根加入扁豆散,可增強其清熱利濕、止瀉止血的效果,協同藥物共同奏效。

扁豆散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積的功效。

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導滯、驅蟲殺蟲、降逆止嘔等功效。扁豆散多用於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脘腹脹滿、噯氣泛酸等症。檳榔在此方中主要起到消食導滯、行氣化積的作用,促進脾胃運化,消除積滯,緩解脘腹脹滿等症狀。

扁豆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扁豆散主要用於治療暑溼肺熱、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川貝母可清熱解暑,化痰止咳,緩解肺熱導致的呼吸道症狀。

二、潤肺止咳,益氣生津:川貝母能潤肺止咳,益氣生津,對於暑溼導致的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扁豆散中加入川貝母,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潤肺生津的作用,達到治療暑溼肺熱、咳嗽痰多等病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扁豆散」為治療咯血初起的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扁豆、生薑、枇杷葉、人參、白朮、白茅根、檳榔、川貝母等中藥材。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枇杷葉性微涼、微寒,味苦澀,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

「扁豆散」具有止血、化痰、清熱、止咳、補氣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咯血初起、沒有咳嗽症狀,卻咯出血來等症狀。「扁豆散」中,白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是方中的主要藥物。生薑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溫肺散寒,化痰止咳,降逆止血。枇杷葉性味苦澀,入肺、胃、肝、脾、大腸經,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可以清肺熱,止咳化痰,降逆止血。人參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可以補氣益氣,增強體質。白朮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可以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白茅根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可以清熱涼血,止血利尿。檳榔性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可以破氣行滯,消積化痰。川貝母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可以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扁豆散」組方嚴謹,諸藥合用,具有止血、化痰、清熱、止咳、補氣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咯血初起、沒有咳嗽症狀,卻咯出血來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扁豆1升,香薷1升。
上以水6升,煮取2升,分服。單用1味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咳血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扁豆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 組成:扁豆1升,香薷1升。 主治:霍亂。

扁豆散, 出處:《葉氏女科證治》卷二。 組成:白扁豆1兩(生用)。 主治:解毒行血。主治:毒藥傷胎,敗血衝心,悶亂喘汗而死者。

扁豆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八。 組成:扁豆1錢,生薑1錢,枇杷葉5分,人參5分,白朮5分,白茅根7分半,檳榔2分,貝母6分。 主治:咯血初得,不嗽而咯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