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檳榔入「檳芍順氣湯」的組成,主要原因有二:
- 消食導滯: 檳榔味辛性溫,擅長消食積、導滯氣。對於飲食不節、脾胃虛弱導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檳榔能幫助消化積滯,促進氣機運行。
- 行氣止痛: 檳榔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胸悶等症狀,檳榔能幫助疏通氣血,緩解疼痛。
因此,檳榔在「檳芍順氣湯」中,發揮了消食導滯、行氣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順氣止痛的效果。
檳芍順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疼痛,調和氣血: 白芍味苦酸、性寒,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方中因檳榔辛燥,易傷血氣,白芍可緩解其燥烈之性,並舒緩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調和氣血,使藥性更加平和。
- 保護脾胃,增強療效: 白芍可緩解檳榔的辛辣刺激,保護脾胃不受損傷,同時也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療效的提升。
檳芍順氣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脹、破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因檳榔、芍藥等藥材作用,可能出現氣機鬱滯,肝氣不舒的情況,加入枳殼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藥效更佳。
- 消食導滯: 枳殼亦可消食導滯,幫助消化積滯,減輕腸胃負擔。方中因檳榔、厚朴等藥材作用,可能出現胃腸積滯,消化不良的情況,加入枳殼可幫助消化,促進腸胃功能恢復。
因此,檳芍順氣湯中加入枳殼,可有效疏肝理氣,消食導滯,使藥效更為完善。
檳芍順氣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行氣止痛: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積,止痛散結。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厚朴能起到疏通氣機、緩解疼痛的作用。
- 降逆止嘔:厚朴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能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症狀。對於因氣逆上衝、胃失和降所致的噁心嘔吐,厚朴能起到降逆止嘔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
檳芍順氣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瀉熱通便:大黃性寒,味苦,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功效。檳芍順氣湯以檳榔、芍藥等藥物順氣止痛,但若患者伴有腸胃積熱、腹痛便祕等症狀,則需加入大黃以瀉熱通便,使氣機順暢,疼痛緩解。
二、 引藥下行:大黃味苦,性寒,能引藥下行,促進其他藥物下達腸胃,發揮更好的藥效。在檳芍順氣湯中,大黃有助於引導檳榔、芍藥等藥物深入腸胃,更有效地順氣止痛。
主治功效
檳芍順氣湯主治功效分析
檳芍順氣湯主要針對疫痢兼證,其核心病機為疫毒內侵,與痢疾並發。此方劑不僅能治療痢疾,更能針對疫毒進行攻邪,達到一舉兩得之效。
病機分析:
- 疫邪侵胃,從裡而解: 疫邪多侵襲胃部,欲解需從下而解,故需藉助大腸之氣將疫毒排出。
- 痢疾阻滯,正糞不行: 痢疾導致大腸失其傳導之職,使正糞難以排出,反而是膿血下痢頻數,且有裡急後重之感。
- 毒邪滯留,耗氣傷正: 毒邪滯留在胃,會不斷耗損人體正氣,久則神脫氣盡而亡。
治療原理:
檳芍順氣湯的治療原理在於攻邪通腑,調和氣血,其組成分別發揮作用:
- 檳榔、枳實、厚朴: 此三藥組合理氣通腑,促進腸道蠕動,消食導滯。其中,檳榔行氣消積,枳實破氣除痞,厚朴燥濕下氣,共同作用,可疏通腸道氣機,使滯留的疫毒能及時排出。
- 大黃: 瀉熱通便,活血化瘀,能蕩滌腸道積滯,推動疫毒下行,同時也針對痢疾的膿血便。
- 白芍: 養血柔肝,緩和腹痛,既能保護因下痢而耗傷的陰液,又能緩解裡急後重帶來的腹痛。
- 生薑: 通神辟惡,解散邪氣,在此方中能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並可調和脾胃。
綜合功效:
檳芍順氣湯通過以上藥物的協同作用,可達到以下治療功效:
- 解疫毒: 通過下法,排除滯留在胃腸的疫毒。
- 止痢疾: 通過理氣、消積、導滯等作用,改善大腸傳導功能,使下痢、膿血、裡急後重等症狀得到緩解。
- 護正氣: 在攻邪的同時,兼顧養陰,避免因過度攻伐而損傷正氣。
適用症狀:
本方主要適用於以下症狀:
- 下痢頻數,且痢下膿血。
- 裡急後重,腹痛欲便,便後不爽。
- 舌苔黃膩,提示有裡熱。
- 兼見發熱、口渴、心腹痞滿、嘔吐不食等症狀。
- 脈象滑實而數。
總之,檳芍順氣湯是治療疫痢兼證的有效方劑,通過攻邪、通腑、調氣血,使疫毒得解,痢疾得止,從而恢復機體正常功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肺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舌苔黃膩
相同名稱方劑
檳芍順氣湯, 出處:《瘟疫論》卷下。 組成:檳榔、芍藥、枳殼、厚朴、大黃。 主治:下痢頻數,裏急後重,兼舌苔黃,得疫之裏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