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散
BIAN X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類聚》卷一四○引《王氏集驗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0%
胃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大腸經 20%
膀胱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萹蓄散以「萹蓄」為君藥,主要原因如下:
- 主治濕熱: 萹蓄性寒,味苦,入膀胱經,擅長清熱利濕,尤其對濕熱下注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頻尿急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清熱解毒: 萹蓄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
因此,萹蓄散以萹蓄為君藥,正是其清熱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濕熱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以及皮膚病變。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萹蓄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証治準繩‧瘍醫》所載,雖未詳細描述「萹蓄散」的組成及劑量,但文中所提及「地萹蓄散,治病蛇頭子」一句,明確指出此方劑的主要功效為治療蛇頭疔。
治療原理分析:
「蛇頭疔」在中醫學上屬於疔瘡範疇,多因火毒蘊結肌膚所致。從文獻中可見,針對蛇頭疔的治療,多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為原則,外治法尤為重要。
1. 萹蓄之功用:
- 作為「萹蓄散」的主藥,萹蓄本身具備利尿通淋、解毒消腫的功效。
- 其利尿作用有助於將體內濕熱毒邪從小便排出。
- 解毒消腫之功,則針對疔瘡的紅腫熱痛症狀,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 搭配其他藥物:
- 文中所述「耳環尻(又名琉璃草,又名花管草,又名地萹蓄)」,可知萹蓄的別名眾多,皆可入藥,可見萹蓄在此方中的重要性。
- 「敷毒方」中提及的地萹蓄、金腦香、紫河車、飛天蜈蚣、紫蜈蚣、金鳳尾、金雞舌等藥物,皆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活血通絡的功效。這些藥物的加入,可以增強萹蓄的解毒作用,並能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有助於毒邪的消散和病灶的癒合。
- 文中「砍爛,糟炒縛之」、「擂酒服」等方法,皆屬外敷或內服的治療方式,其目的都是為了引導藥力直達病所,加強藥效。
綜合分析:
「萹蓄散」治療蛇頭疔的原理,主要在於運用萹蓄的利尿解毒消腫之功,配合其他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的藥物,內服外敷,使毒邪得以外散,達到消腫止痛、促使疔瘡癒合的目的。此方在治療過程中,兼顧了整體與局部、內治與外治的原則,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
傳統服藥法
地萹蓄。
小便不通,加鹽少許。
上為末。
水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萹蓄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四○引《王氏集驗方》。 組成:地萹蓄。 主治:赤白痢,並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