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葉湯

SHUANG YE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3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0%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20%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雙葉湯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涼血止血的功效。

桑葉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涼血止血之效。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桑葉可起到清熱解表的作用。此外,桑葉還可涼血止血,對於血熱妄行導致的鼻衄、咯血等症狀亦有較好療效。

因此,雙葉湯中加入桑葉,既可清熱解表,又可涼血止血,有助於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各種症狀。

雙葉湯中加入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解表化濕: 藿香氣味芳香,性溫,具有解表散寒、化濕止嘔之功效。對於因外感風寒濕邪所致的感冒、頭痛、身重、惡寒、脘腹脹滿、嘔吐等症狀,藿香能有效驅散寒濕,使體表清涼,達到解表化濕的效果。

二、理氣和胃: 藿香還具有理氣和胃的作用,能疏解脾胃氣機,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對於因濕邪困脾、氣機阻滯所致的胃脘脹痛、噯氣、食慾不振等症狀,藿香能起到緩解作用,促進消化。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雙葉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桑葉
  • 藿香

古籍記載:

《楊氏家藏方》:「治小兒霍亂吐逆。\n\n干桑葉,藿香葉(去土。各等分)\n\n上件為細末。每服一錢,溫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楊氏家藏方》的記載,「雙葉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霍亂吐逆」。所謂「霍亂」,古代醫籍多指急性腸胃功能紊亂所引起的上吐下瀉之症,而此處特指「小兒霍亂」,可見本方是針對小兒因腸胃不適引起的嘔吐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以桑葉和藿香兩味藥物組成,皆取其葉入藥,故名「雙葉湯」。

  • 桑葉: 桑葉味甘、苦,性寒,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的功效。在本方中,其清熱解毒的特性,有助於緩解小兒因腸胃功能紊亂引起的內熱,且潤肺的作用能幫助減輕因嘔吐所造成的體液耗損。
  • 藿香: 藿香味辛,性微溫,歸脾、胃、肺經。主要功效是化濕和中、止嘔。在本方中,藿香的作用至關重要,能幫助改善脾胃濕滯,減輕腸胃不適感,同時其止嘔的作用能直接緩解嘔吐症狀。

綜上所述,「雙葉湯」以桑葉清解腸胃之熱,並佐以藿香化濕和中、止嘔,兩藥合用,共奏清熱化濕、健脾止嘔之效,達到治療小兒霍亂吐逆的目的。方中藥味簡單,選用平和的藥材,旨在溫和地調理小兒腸胃功能,避免過於峻猛的藥物刺激。

傳統服藥法


乾桑葉、藿香葉(去土)各等分。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溫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

相同名稱方劑


雙葉湯,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組成:乾桑葉、藿香葉(去土)各等分。 主治:小兒霍亂吐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