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僧散
SHENG S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生家寶》
熱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聖僧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聖僧散主治風寒感冒、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白芷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提升藥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白芷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若患者因風寒侵襲而導致局部瘀血、腫痛,白芷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加速恢復。
聖僧散中包含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的功效。聖僧散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寒、性熱或有毒性的藥材,甘草可以緩解這些藥材的副作用,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例如,甘草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進入血液循環,到達病竈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甘草在聖僧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調和藥性,還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主治功效
白芷甘草 《聖僧散》
《聖僧散》為中醫方劑之一,源於《中國古代醫學百科全書》——《聖濟總錄》,具有發汗解表、清熱解毒、補氣益血、益氣扶正的功效,主治時行瘟疫、一切傷寒,不問陰陽、不拘輕重。此方出自《聖濟總錄》,由白芷和甘草兩味藥組成,具有解表發汗、益氣固表的功效,臨牀應用廣泛。方中白芷辛溫,發汗解表,散風寒,除濕邪;甘草甘平,補氣益血,清熱解毒,緩急止痛。兩藥合用,相輔相成,增強解表發汗、益氣固表的功效。
方劑組成
白芷:性辛,溫,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主治功效
《聖僧散》主治時行瘟疫、一切傷寒,不問陰陽、不拘輕重。《聖僧散》是治療瘟疫和傷寒的要方,具有解表發汗、益氣固表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抵抗病邪的侵襲、增強人體的正氣、增強免疫力、加快康復的速度,在臨牀中應用廣泛。
總結
《聖僧散》由白芷、甘草兩味藥組成,具有解表發汗、益氣固表的功效,主治時行瘟疫、一切傷寒,不問陰陽、不拘輕重。臨牀應用廣泛,是治療瘟疫和傷寒的要方。
傳統服藥法
青鹽3錢,銅青2錢,真膽礬3錢,黃丹3錢,南硼砂3錢,硇砂2錢半(以上六味紙襯略見火),麝香1錢,片腦,輕粉1錢,白礬,蕤仁半兩(淨去殼,研細7次去油),爐甘石2兩(淨,煅7次,每一次童便內淬,7次了,然後捻極細,井花水飛過,取淨末,令乾,不見火,方入眾藥)。
上十二味,於內堅硬者,各研細了,然後合和一處,研極細,用三重花紙羅過,收入砂合內,勿令透氣。
每用少許,於溫湯內綿濾過,仰臥就,以綿沾藥汁滴於眼中,勿令漏出藥汁,然後起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聖僧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四七引《衛生家寶》。 組成:香白芷1斤(生銼),甘草半兩(生銼)。 主治:時行瘟疫,一切傷寒,不問陰陽,不拘輕重。
聖僧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經驗秘方》。 組成:青鹽3錢,銅青2錢,真膽礬3錢,黃丹3錢,南硼砂3錢,硇砂2錢半(以上六味紙襯略見火),麝香1錢,片腦,輕粉1錢,白礬,蕤仁半兩(淨去殼,研細7次去油),爐甘石2兩(淨,煅7次,每一次童便內淬,7次了,然後撚極細,井花水飛過,取淨末,令乾,不見火,方入眾藥)。 主治:眼目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