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金丸

SHENG JI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5.6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6%
膀胱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6%
腎經
膀胱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聖金丸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聖金丸主治痰濕阻肺、咳嗽痰多,半夏在此起到燥濕化痰,清肺止咳的作用。
  2. 降逆止嘔: 半夏能降胃氣、止嘔逆,對於痰濕阻肺導致的咳嗽痰多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半夏能起到降逆止嘔的功效,使患者的症狀得以改善。

聖金丸方中加入威靈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血通絡: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聖金丸主治風濕痺痛,關節腫脹,而威靈仙能行血通絡,緩解經絡痺阻,改善關節疼痛和腫脹。

2. 消腫止痛:威靈仙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起的疼痛和腫脹。配合方中其他藥材,如川芎、當歸等,可起到更好的止痛消腫作用。

總之,威靈仙在聖金丸方中發揮著行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風濕痺痛等症狀。

主治功效


聖金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楊氏家藏方》、《世醫得效方》、《本草品匯精要》等古籍的記載,聖金丸的主要組成包括半夏、威靈仙及百藥煎,其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停痰宿飲,上喘咳嗽,嘔逆頭疼:

《楊氏家藏方》明確指出,聖金丸主治「停痰宿飲,上喘咳嗽,嘔逆頭疼,全不入食」。此處的病機核心在於痰飲內停,阻滯氣機。

  •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痰飲停聚,會導致氣機上逆,出現咳嗽、嘔吐等症狀。半夏能夠燥化體內濕痰,使痰液得以排出,同時又能降逆止嘔,使上逆的胃氣得以平息,從而緩解咳嗽、嘔吐。
  • 威靈仙: 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痰飲停聚,容易阻滯經絡氣機,導致頭疼等症狀。威靈仙有助於疏通經絡,解除因痰飲引起的氣機阻滯,從而減輕頭痛。

2. 腸風下血,溺血:

《世醫得效方》提及聖金丸可用於治療腸風下血和溺血。此處的病機可能與血熱、濕熱或氣虛有關,導致腸道或泌尿系統出血。

  • 百藥煎:根據《本草品匯精要》的記載,百藥煎具有清肺化痰、收濕止血的功效。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收澀作用,能收斂腸道及泌尿系統的出血。百藥煎經由特殊的炮製方法,其藥性偏涼,能夠清解熱邪,使熱邪引起的出血得以緩解。
  • 與其他藥材配伍: 從《世醫得效方》及《古今醫統大全》的記載可見,百藥煎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止血效果。 例如與烏梅肉(燒存性)和香白芷配伍的香梅丸,以及與椿根白皮配伍的椿皮丸。

3. 廣泛應用:

《本草品匯精要》中詳細列舉了百藥煎的廣泛應用,其不僅可以用於治療咳嗽痰飲等呼吸道疾病,還可以用於治療口腔、皮膚等部位的病症,例如風熱牙痛,皮膚瘡瘍等等。 可見,百藥煎的藥性是比較廣泛的,是中藥裡的重要藥材。

治療原理總結:

聖金丸的治療原理在於針對病機,發揮藥材的協同作用。

  • 對於痰飲內停引起的上喘咳嗽,嘔逆頭疼,聖金丸以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為基礎,輔以威靈仙疏通經絡,解除頭疼。
  • 對於腸風下血,溺血等出血症狀,聖金丸則藉由百藥煎的收斂止血作用,清解熱邪,達到止血效果。

綜上所述,聖金丸通過半夏、威靈仙及百藥煎的協同作用,達到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祛風通絡、收澀止血等功效,故能廣泛應用於痰飲、氣機阻滯及出血等相關疾病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半夏(用生薑自然汁浸兩宿,取出切作片子,新瓦上焙乾)3兩,威靈仙(淨洗去根土,焙乾,秤)3兩。
上為細末,用不蚛皂角五七錢,河水一碗、井水一碗,揉皂角為汁,濾去滓,用銀、石器內熬成膏,和上件藥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7丸,加至10丸,生薑湯送下,空心、日午、臨臥各1服,服至1月,飲食增進為驗。
忌茶。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心內膜炎百日咳心包炎心肌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嘔吐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聖金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半夏(用生薑自然汁浸兩宿,取出切作片子,新瓦上焙乾)3兩,威靈仙(淨洗去根土,焙乾,秤)3兩。 主治:停痰宿飲,上喘咳嗽,嘔逆頭疼,全不入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