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勝煙筒方劑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潤肺止咳: 火麻仁性味甘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滑腸通便的功效。勝煙筒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等症,火麻仁能潤燥止咳,並能幫助痰液排出。
- 清熱解毒: 火麻仁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能輔助其他藥物清熱解毒,緩解肺熱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火麻仁在勝煙筒方劑中起到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肺熱咳嗽的目的。
「勝煙筒」方劑中含有巴豆,主要原因如下:
- 攻堅逐瘀: 巴豆性峻烈,具有強力瀉下、消腫止痛之效,可快速驅除體內積滯、瘀血等病邪,以達到治療頑固性病症的目的。例如,對於久病積瘀、痰濁壅阻等症,巴豆可起到攻堅逐瘀的作用。
- 引藥下行: 巴豆性燥熱,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促進藥力發揮。在一些方劑中,巴豆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起到引藥下行、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在治療一些下焦寒凝、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症時,巴豆可以與溫陽散寒的藥物配伍,引藥下行,促進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勝煙筒方劑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氣味辛香濃烈,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通達心竅,改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勝煙筒常用於治療外感熱病、神昏譫語等,麝香的開竅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神志,促進清醒。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消腫止痛。勝煙筒方劑中,麝香的活血作用可加速炎症消退,緩解病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勝煙筒」主治功效分析
「勝煙筒」一方,見於《重訂囊祕喉書》,雖僅寥寥數味,然其功效卻專注於解除喉閉不通之急症,堪稱聖藥。其組成包含蓖麻子仁(現代多以火麻仁代替)、巴豆肉及麝香,三藥合用,各司其職,共同發揮開關通竅之功。
主治病症:
根據古籍記載,「勝煙筒」主要用於治療「喉閉不通」。此「喉閉」並非現代醫學所指單一疾病,而是指咽喉部位因種種原因導致的閉塞不通,使得患者呼吸困難,甚或危及生命。此類病症古時多由痰涎壅塞、氣機鬱滯、邪熱壅閉等因素引起,嚴重時可導致牙關緊閉,無法進食。
治療原理分析:
「勝煙筒」的治療原理可概括為:開竅通關,逐邪散結。
蓖麻子仁(或火麻仁): 古書雖用蓖麻子仁,但現代臨牀多以火麻仁代替,兩者皆具有潤腸通便之效。此處取其潤滑之性,一方面可導引壅塞之氣下行,另一方面亦能通過排泄廢物,間接緩解咽喉之壅滯。
巴豆肉: 巴豆為強瀉下藥,其作用峻猛,可迅速排除體內積滯,逐水消腫。於此方中,巴豆肉主要用於通泄邪氣,破除咽喉部位的壅塞狀態。其強烈的瀉下作用,可加速體內邪氣的排出,使氣機得以暢通。
麝香: 麝香為開竅醒神之要藥,其氣芳香走竄,具有開竅解痙、活血止痛之功。於「勝煙筒」中,麝香主要用於開啟閉塞之竅,使氣血暢通,解除因氣機壅滯導致的牙關緊閉。其芳香走竄之性,亦可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協同開竅散結。
三藥合用,蓖麻子仁(或火麻仁)潤腸導滯,巴豆肉逐邪瀉下,麝香開竅醒神。三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開通閉塞,逐除邪氣的功效。使用時,將藥研磨成粉,以火紙捲起點燃,使其煙氣燻吸鼻中,此舉使藥力直達病所,奏效迅速。
總結:
「勝煙筒」一方,組方雖簡,功效卻專。其巧妙之處在於利用三味藥物之特性,針對咽喉閉塞之病機,發揮開竅通關、逐邪散結之效。不僅可解除咽喉閉塞之危急,亦可啟發後世醫家對於內科疾病外治之思路。
傳統服藥法
蓖麻子仁2粒,巴豆肉2粒,麝香少許。
上為末,火紙捲。
燒,熏吸鼻中。牙關立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孕婦及腸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勝煙筒, 出處:《囊秘喉書》卷下。 組成:蓖麻子仁2粒,巴豆肉2粒,麝香少許。 主治:喉閉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