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痧藥

SHEN MIAO SHA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8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24%
心經 17%
脾經 13%
膽經 12%
腎經 7%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妙痧藥」中加入「細辛」,主要是因為細辛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細辛性溫,入肺、腎經,可溫經散寒,驅除寒邪,對於痧症引起的寒邪入侵、疼痛、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宣肺通竅,解表散邪: 細辛亦能宣肺通竅,促進氣血流通,對於痧症引起的肺氣不宣、鼻塞、頭昏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細辛加入「神妙痧藥」中,能有效地溫經散寒、宣肺通竅,達到治療痧症的功效。

神妙痧藥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之效。痧症多由風熱邪氣入侵肌膚所致,荊芥可有效驅散風熱,消解痧毒,緩解疼痛。
  2. 行氣活血:荊芥亦有行氣活血之功,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有利於痧症消散。同時,荊芥還能緩解痧症引起的瘀血阻滯,進一步促進康復。

神妙痧藥中加入降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一、行氣止痛: 降香氣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經散寒之效。痧症多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而致,降香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二、解表散寒: 降香兼具解表散寒之功,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症。痧症也常與風寒入侵有關,降香有助於驅散風寒,緩解症狀。

因此,神妙痧藥中加入降香,能夠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行氣止痛、解表散寒的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痧症。

神妙痧藥中加入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鬱金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之功效,可疏通經絡,緩解痧症所致的疼痛。
  2. 清熱解毒:鬱金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解痧症發作時體內的熱毒,並能促進痧毒的排出,加速病情的恢復。

因此,鬱金在神妙痧藥中發揮着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痧症的症狀。

主治功效


神妙痧藥主治功效分析

神妙痧藥,源於《串雅內外編》與《串雅外編》所載,其組成以辛散溫通之藥為主,針對痧證而設。本方主要由北細辛、荊芥、降香、鬱金四味藥物組成,雖藥味不多,然其配伍精巧,功效互補,共奏疏通經絡、散寒解表、活血化瘀之效。

治療原理分析:

  1. 辛散解表,開泄腠理:

    • 細辛: 味辛性溫,具有強烈的散寒止痛、通經活絡之功。痧證多因外感風寒或暑濕之邪,閉阻腠理,導致氣機不暢,營衛失調。細辛之辛散,能開泄腠理,驅散在表之邪,且其通經之性,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因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
    • 荊芥: 性溫味辛,歸肺、肝經,主要功效為發汗解表、透疹消風。痧證初期,常伴有發熱、惡寒等表證症狀。荊芥能發散在表之邪,使風寒之邪從汗而解,兼可疏散風熱,緩解痧證引起的發熱等症狀。
  2.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降香: 味辛性溫,歸肝、脾經,主要功效為化瘀止血、行氣止痛。痧證病機之一為氣滯血瘀,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繼而產生疼痛。降香的行氣活血之性,可推動氣血運行,消散瘀滯,緩解疼痛。
    • 鬱金: 味辛、苦,性寒,歸肝、心、肺經,具有破癥瘕積聚、利水退黃之效。本方中,鬱金主要取其行氣解鬱、活血化瘀之功。雖然其性偏寒,但與辛溫之藥相配伍,可制約其寒性,並增強化瘀通絡之力。同時,痧證若見黃疸,鬱金可利濕退黃。

綜合分析:

神妙痧藥以細辛、荊芥之辛散溫通為基礎,配伍降香、鬱金之行氣活血,共同作用,使在表之邪得以發散,經絡之氣得以疏通,瘀滯之血得以消散,從而達到治療痧證的目的。本方配伍雖簡,但藥性協調,針對痧證之病機,具有較好的療效。其用法亦簡便,將藥末放於舌下,冷茶送服或津液咽下,使藥效迅速發揮作用。

傳統服藥法


北細辛3兩,荊芥6錢,降香末3錢,鬱金1錢。
上為末。
每用1茶匙,放舌上,冷茶送下或津咽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神妙痧藥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神妙痧藥, 出處:《串雅外編》卷三。 組成:北細辛3兩,荊芥6錢,降香末3錢,鬱金1錢。 主治:痧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