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九氣湯

SHEN XIAN JIU Q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保生備錄》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1.0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肝經 28%
肺經 14%
胃經 14%
三焦經 14%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九氣湯」中包含薑黃,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薑黃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薑黃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消散腫脹,減輕疼痛。

因此,薑黃在「神仙九氣湯」中,既能疏肝解鬱,又能活血化瘀,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仙九氣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性平,味辛、苦,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之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氣機運行不暢,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2. 調和氣血,安神定志: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安神定志作用,可緩解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其能調和氣血,使氣血流通,有助於改善情緒,提高睡眠質量。

主治功效


神仙九氣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世醫得效方》及《醫學實在易》等古籍記載,神仙九氣湯主要針對以下病症及原理進行治療:

主治病症:

  1. 九氣鬱結: 《世醫得效方》明確指出,本方主治「九氣」,包括膈氣、風氣、寒氣、熱氣、憂氣、喜氣、驚氣、怒氣及山嵐瘴氣等,這些氣機的紊亂或鬱結,可導致積聚堅牢如杯,心腹刺痛,不能飲食,時發時止,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2. 心脾疼痛: 《世醫得效方》提到,本方與「九痛丸」同類,可治療心脾疼痛劇烈,不可忍受之症。
  3. 氣脹: 《醫學實在易》中提到,駱氏用本方治療「氣脹」,即「似腫非腫,而皮膚脹大」的病症,此證雖顯於皮膚,但其病機不全屬於表證,故歸類於表證。

治療原理分析:

  1. 疏理氣機: 《醫學實在易》註解本方之名「神仙九氣湯」時提到,「九氣」即為怒、喜、悲、恐、寒、暑、驚、勞、思等情志及外邪變化導致的氣機紊亂。本方通過香附疏肝解鬱、理氣調中,以調暢氣機,使氣機不再鬱滯,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止痛: 薑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香附的理氣作用,可使氣血運行暢通,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3. 調整脾胃功能: 香附具有調理脾胃的功能,可改善因氣機鬱滯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恢復消化功能,從而改善不能飲食之症。
  4. 利水消腫: 《醫學實在易》提到駱氏用本方治療氣脹,雖然氣脹不全屬表證,但仍有腫脹現於皮膚之象,故本方可能具有一定的利水消腫作用。此利水機制可能與疏理氣機、運行水液有關,氣機暢通則水液運行亦可正常。

綜合分析:

神仙九氣湯的治療核心在於疏理氣機,通過香附的理氣解鬱,薑黃的活血止痛,達到調整全身氣血運行的目的。其治療範圍不僅包括因氣機鬱滯導致的疼痛、脹滿等症狀,也兼顧了情志方面的影響。本方雖為理氣藥,但其作用並不僅限於「氣」的層面,而是通過疏理氣機來達到調整全身氣血、脾胃功能的效果,故能廣泛應用於多種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所載本方多與其他方劑並用或作為輔助,例如《世醫得效方》記載本方與九痛丸同類,而《醫學實在易》則提及本方治氣脹,但仍需考慮水腫之症,故本方的使用需根據具體病情,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薑黃、香附(炒)。
上為細末。
每服5-6錢,空心淡鹽湯調服;或以溫酒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九氣湯,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保生備錄》。 組成:薑黃、香附(炒)。 主治:膚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