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散元珍丹

SHEN SAN YUAN ZHE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4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4%
脾經 14%
膀胱經 14%
肝經 14%
大腸經 14%
心經 14%
胃經 14%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散元珍丹方中使用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肺、脾、胃經,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白礬能有效去除濕氣,止癢止痛。
  2. 收斂生肌: 白礬亦具有收斂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在神散元珍丹方中,白礬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加速皮膚損傷的修復,達到治療目的。

神散元珍丹方劑中加入綠豆,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渴生津的作用。方劑中加入綠豆,有助於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內蘊而引發的各種症狀,例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此外,綠豆亦能利水消腫,幫助排出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浮腫等症狀。

總而言之,綠豆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神散元珍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神散元珍丹的主要組成成分為:

  • 白礬: 經煅燒後使用,保留其藥性。
  • 綠豆: 未經特殊處理,直接使用。

方劑原文

據《外科方外奇方》記載:「神散元珍丹,明礬煆熟存性不碎。如綠豆大。以桂圓肉包之。日服一粒。雖重症服之百日斷根。治痔以手搓之。」

主治功效

根據原文記載,神散元珍丹主要用於治療痔疾,特別是對於重症痔疾,具有較好的療效,甚至有「百日斷根」的說法。此外,原文亦提及「治痔以手搓之」,可推斷此方可能亦有外用之效,或是在治療時輔以按摩手法。

治療原理分析

從藥材的性味功效分析,可以推測神散元珍丹的治療原理:

  1. 白礬的收斂止血與解毒作用: 煅燒後的白礬,其收斂止血的特性更為顯著。痔疾常見的症狀包括出血、腫痛等,白礬可通過收斂作用,減少出血,同時起到一定的消炎、解毒作用,緩解痔瘡引起的腫痛。
  2. 綠豆的清熱解毒作用: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痔瘡的形成往往與體內濕熱有關,綠豆可通過清熱解毒、利尿的方式,幫助排除體內濕熱,從而改善痔瘡的病理狀態。
  3. 桂圓肉的佐助作用: 桂圓肉主要作用是包裹藥丸,方便吞服。中醫認為桂圓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在此處可能亦有調和藥性的作用。

綜合分析

神散元珍丹的治療原理,是透過白礬的收斂止血、解毒,以及綠豆的清熱解毒、利濕消腫,共同作用於痔疾,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此方劑的獨特之處在於,將白礬煅燒處理,使其收斂止血的效力更強,並配以綠豆來清熱解毒,平衡了白礬的燥性,整體配伍更為完善。從原文「雖重症服之百日斷根」可見,此方對痔疾有較好的療效。而「治痔以手搓之」則暗示此方可能還具有外用價值,可通過手搓達到按摩、促進藥效吸收之效。

總結

神散元珍丹以白礬、綠豆為主要成分,針對痔疾的出血、腫痛、濕熱等病理特點,發揮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此方不僅有內服之法,可能亦可配合外用,相互輔助,提高療效。

傳統服藥法


明礬(煅熟存性,不碎)如綠豆大。
以桂圓肉包之,日服1粒。治痔以手搓之。雖重症服之,100日斷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散元珍丹,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組成:明礬(煅熟存性,不碎)如綠豆大。 主治:痔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