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黃袍散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功效。
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止痛等作用。
在黃袍散中,薄荷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以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同時還能緩解頭目脹痛、鼻塞流涕等症狀,達到治療感冒、發熱等疾病的目的。
因此,薄荷在黃袍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方劑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黃袍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和方中其他藥材的燥性或寒性,避免藥物過於偏燥或偏寒,使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二、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解毒、抗炎、止咳等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與黃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之效;與桔梗配伍,可增強宣肺止咳之效。
黃袍散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燥濕: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方劑中若有濕熱蘊結之症,黃柏可有效清熱祛濕,改善症狀。
二、 涼血止血:黃柏亦能涼血止血,對於因濕熱引起的出血,如血尿、血便等,黃柏可起到止血作用。
因此,黃袍散中加入黃柏,可有效清熱燥濕、涼血止血,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症狀起到治療作用。
黃袍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黃袍散常用於治療熱證,如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而黃連可有效清泄體內熱邪,達到降火止渴的作用。
- 抑制細菌: 黃連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繁殖,對腸道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黃袍散在治療一些腸胃疾病時,黃連可有效抑制致病菌,幫助恢復腸道健康。
黃袍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黃袍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痛等症,冰片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疼痛。
- 開竅醒神,涼血止血: 冰片能開竅醒神,對於因熱毒上攻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療效。同時,冰片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鼻衄、牙齦出血等症狀。
綜上所述,冰片在黃袍散中起着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開竅醒神、涼血止血的功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袍散」之主治功效分析
黃袍散,古籍中記載其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口疳,包括口碎、走馬疳、胎疳、痘後疳、糜口、雪口等。綜合各醫家論述,可見其治療原理基於以下幾點:
清熱解毒,燥濕止腐:
黃袍散中,黃連與黃柏為核心藥對,皆具苦寒之性,能清熱燥濕。口疳多由濕熱蘊結、毒邪內侵所致,此二藥能直清濕熱之邪,釜底抽薪,使熱毒消退。黃柏尤擅清下焦濕熱,可針對口疳局部之腐爛症狀。
疏風解表,消腫止痛:
薄荷辛涼,能疏散風熱,且有清熱解毒之功,可助清解口疳之邪熱,並能消腫止痛。其芳香之性亦可引藥入經,直達病所。
調和藥性,緩急止痛: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解藥物之峻烈,使藥效平和而持久。且甘草亦有止痛之效,可緩解口疳所致的疼痛不適。
清涼解暑,鎮靜安神:
冰片辛涼,氣味芳香,能清涼解暑,兼具鎮靜安神之功。對於口疳引起的煩躁不安,冰片可有助於平復情緒,緩解不適。
綜合分析:
黃袍散組方雖簡,然藥性搭配精妙。黃連、黃柏直清濕熱之邪,為治本之法;薄荷疏散風熱,助邪外解,並可消腫止痛;甘草調和藥性,緩急止痛;冰片清涼解暑,輔助鎮靜。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燥濕止腐、消腫止痛之效,可有效地治療各種口疳。
《尤氏喉科祕書》提及舌腫大赤如熟豬肝色時,可加川連、黃柏,並佐以片腦,可見其治療思路乃在清熱解毒基礎上,加強清熱降火、消腫止痛之功。而《重樓玉鑰續編》中,以銅青、白芷配伍,則提示了黃袍散亦可與其他藥物合用,增強療效,對於腐爛之症,尤可藉助銅青之腐蝕性以清除腐肉。
綜觀古籍記載,黃袍散不拘劑量,多為散劑吹敷或噙化,此種用法亦有其考量:散劑可直接作用於患處,藥效迅速,便於局部吸收。吹敷則可使藥粉均勻覆蓋患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黃袍散雖為簡方,但其配伍精當,藥性協同,能有效地治療口疳,故歷代醫家多有推崇,其治療原理亦值得後世研究與借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涼,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同名稱方劑
黃袍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六。 組成:薄荷1兩,甘草3錢,黃柏3錢,黃連3錢,冰片不拘。 主治:諸口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