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生散

濟生散

J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24%
肺經 18%
膽經 9%
胃經 7%
肝經
心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濟生散中含有紫草,主要原因在於其涼血活血的功效。

紫草性寒,味甘,歸心、肝經,能清熱涼血、活血止痛,對於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有顯著療效。濟生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癰疽、瘡瘍、燙傷等,而紫草的清熱涼血、活血止痛功效能有效地消除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紫草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因此,紫草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強濟生散的療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濟生散中包含鬱金,主要原因有二: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鬱金性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濟生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而鬱金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肝氣鬱結,改善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鬱金亦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濟生散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赤芍等,共同作用,以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濟生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豁痰止痙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神志昏迷、驚癇抽搐等症狀,牛黃能有效清熱解毒,開竅醒神,起到治療作用。
  2. 配伍增效:濟生散中其他藥物如黃連、黃芩等,以清熱瀉火為主,而牛黃則能增強其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使其藥效更為顯著。此外,牛黃與其他藥物配合,還能起到協同作用,改善藥物配伍的整體療效。

濟生散中使用穿山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經活絡: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血瘀阻導致的各種疼痛、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消腫散結:穿山甲有較強的消腫散結作用,可以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在治療癰疽、瘰癧等疾病時,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的作用。

因此,濟生散中使用穿山甲,旨在通過其通經活絡、消腫散結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濟生散中含有蟬蛻,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疏風止痙: 蟬蛻性涼,味甘,入肝經,能疏散風熱,止痙攣。對於風熱邪氣引起的痙攣、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蟬蛻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 解毒散結: 蟬蛻具有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風熱、毒熱引起的瘡瘍、腫毒、瘰癧等疾病,能起到消腫解毒、促進癒合的作用。

因此,濟生散中加入蟬蛻,旨在疏風止痙、解毒散結,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濟生散主治「麻疹欲出不出而生雜證」,意指麻疹因邪毒鬱閉、透發不暢,導致疹點隱伏難出,並伴隨其他併發症狀(如高熱、煩躁、喘咳等)。中醫認為麻疹屬「溫病」範疇,其發病關鍵在於邪毒外透,若正氣不足或邪熱壅滯,則疹毒內陷,易生變證。此方旨在宣透疹毒、清熱解毒,助麻疹順利外發,避免邪毒內攻。


組成邏輯及治療原理

  1. 紫草茸

    • 性味甘鹹寒,入血分,擅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 針對麻疹血熱毒壅、疹色紫暗不暢,能疏通血絡,促疹毒外透。
  2. 梅蕊(梅花花蕊):

    • 微苦微寒,傳統用於解鬱清熱、生津止渴。
    • 輔助緩解麻疹熱毒傷津之口渴煩躁,並輕宣肺氣以助透邪。
  3. 鳳尾草

    • 性涼味淡,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清泄肺胃熱毒,預防麻疹熱邪下迫大腸致瀉痢。
  4. 鬱金

    • 辛散苦泄,行氣解鬱、涼血破瘀。
    • 疏通氣機鬱滯,助紫草茸活血透疹,兼防熱毒瘀結。
  5. 牛黃

    • 苦涼清心,豁痰開竅、清热解毒。
    • 針對熱毒內陷之高熱神昏,護心包以防邪陷。
  6. 川山甲(穿山甲)

    • 性善走竄,活血散結、通絡透邪。
    • 破除疹毒鬱閉,強力開泄腠理,促疹毒外達。
  7. 蟬蛻(去頭足)

    • 甘寒輕清,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 宣肺透表,助麻疹從衛分外出,緩解皮膚瘙癢。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透疹為主:以紫草茸、蟬蛻、穿山甲為核心,結合活血、行氣、走竄之品,破除毒邪鬱閉,強制透發。
  • 清熱為輔:牛黃、鳳尾草清解內熱,防毒邪化火內攻;梅蕊生津潤燥,顧護陰液。
  • 氣血並調:鬱金行氣活血,穿山甲通絡,紫草茸涼血,使氣暢血行,疹毒得散。

全方思路:針對麻疹「鬱而不透」的病機,既外解表邪,又內清熱毒,標本兼顧,使疹出毒解,雜證自除。

傳統服藥法


紫草茸1錢,梅蕊1錢,鳳尾草1錢,鬱金1錢,牛黃1分,川山甲5分,蟬蛻(去頭足)1錢。
上為末。
每服1錢,麥冬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宜在麻疹即將發出之時服用,若麻疹已出,則不宜使用。
  2. 本方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因此,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3. 本方有涼血活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應慎用。

相關疾病


蕁麻疹麻疹妄想狀態經常疲勞想睡

相同名稱方劑


濟生散,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鬱金、蟬蛻、牛黃、麥冬、甲珠、薑蠶、酒洗紫草、梅花蕊、鳳尾草。 主治:麻疹,火邪相搏,胃竅受邪,狂亂譫語,吐瀉驚候。

濟生散, 出處:《麻科活人》卷一。 組成:紫草茸1錢,梅蕊1錢,鳳尾草1錢,鬱金1錢,牛黃1分,川山甲5分,蟬蛻(去頭足)1錢。 主治:麻疹欲出不出而生雜證。

濟生散, 出處:《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大方》。 組成:厚朴(去粗皮,用甘草5寸拍破,水2碗,文火煮令水減半,去甘草不用,隻用厚朴乾末)1錢,白朮(片切,蜜炙黃色)1錢,人參1兩,陳皮(去白)7錢半,五味7錢半,紫菀7錢半,乾薑(炮)7錢半,杏仁7錢半(去皮尖雙仁),肉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吐瀉後,壯熱多睡,眼目上視,時發驚悸,手足瘈瘲,成慢脾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