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雞丸

CHUN J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大腸經 22%
肝經 22%
心經 11%
膽經 11%
脾經 11%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6

方劑組成解釋

椿雞丸方劑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椿雞丸主治熱毒熾盛,症狀如高熱、煩躁、口渴、咽痛、舌苔黃膩等。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功效,可以有效地抑制熱毒,降低體溫,緩解患者的熱症狀。
  2. 解毒消腫: 椿雞丸亦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黃連除了清熱瀉火外,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瘡瘍的消退,減輕腫痛。

總之,黃連在椿雞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物。

「椿雞丸」方劑中使用椿皮,主要是基於其祛風除濕,止痛止癢的功效。

椿皮,為木犀科植物女貞的樹皮,性味苦寒,歸肝、脾經。其具有以下作用:

  • 祛風除濕:可用於治療風溼痹痛、關節腫痛等症。
  • 止痛止癢: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溼疹等皮膚病。

因此,椿皮在「椿雞丸」中起到疏風散寒、除濕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椿雞丸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古今醫鑑》記載,椿雞丸由桑環川傳授,主治「久痢不止」。此方劑以雞為載體,內服黃連與椿根白皮,再以好酒煇熟後食用。其治療原理,可從藥物功效及整體調理角度分析:

一、藥物功效分析:

  • 黃連: 方中使用黃連,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對於久痢,尤其是濕熱蘊結導致的痢疾,黃連能有效清除腸道濕熱,減輕炎症反應,從而緩解腹瀉症狀。黃連的苦寒之性,更能抑制腸道菌羣的異常增殖,達到止痢的目的。

  • 椿根白皮: 椿根白皮,即臭椿樹根的樹皮,古籍記載其具有清熱解毒、止瀉的功效。其性味較為平和,與黃連寒性相配,能緩和黃連的寒性,避免過寒傷胃。椿根白皮的清熱解毒作用,輔助黃連清除腸道濕熱,達到更好的止痢效果。 此外,椿根白皮亦有收斂作用,有助於緩解腸道炎症,減輕便溏。

二、整體調理原理:

椿雞丸並非單純的藥物組合,而是將藥物置於雞體內,以好酒煇熟後食用。此種炮製方法,可能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 藥物更好地吸收: 將藥物置於雞體內,經由酒的烹製,能使藥物成分更好地溶解於雞肉之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提高藥效。

  • 溫和補益: 雞肉本身具有益氣補血的功效,能緩解久痢造成的氣血虧虛,避免單純清熱瀉火導致正氣受損。好酒也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中和黃連的寒性,避免寒邪傷胃。

  • 整體調理: 椿雞丸並非只針對腸道病變,而是考慮到久痢患者可能伴隨的氣血虧虛等問題,以溫和的補益手段,達到整體調理的目的。雞肉作為載體,既能傳遞藥力,也能提供一定的營養支持,利於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椿雞丸治療久痢不止,是通過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椿根白皮清熱解毒、止瀉,以及雞肉的溫補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止瀉、補益氣血的綜合治療效果。其獨特的炮製方法,更能提高藥物吸收率,提升療效,並避免單純清熱藥物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方劑的療效與患者的體質及病情輕重密切相關。

傳統服藥法


雪裡炭1只(吊死,去腸毛),黃連1兩,椿根白皮1兩。
將黃連,椿根皮入於肚內,好酒燉熟,去藥食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椿雞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五引桑環川方。 組成:雪裏炭1隻(吊死,去腸毛),黃連1兩,椿根白皮1兩。 主治:久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