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附方
CU F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五十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0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60.00)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脾經 33%
心經 33%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醋附方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附子溫陽散寒之效: 醋性溫熱,能引導附子藥力深入經絡,並使其溫陽散寒的作用更為強勁。附子本身性溫,與醋相配,可協同增強溫陽散寒之效,治療寒邪深入經絡、陽氣不足所致的疾病。
- 減緩附子毒性: 醋能降低附子的毒性,使其藥效更趨安全。附子性峻烈,有毒性,以醋制之,可減緩其毒性,提高用藥安全性。此外,醋能與附子的有效成分結合,形成新的物質,提高附子的藥效,並減少其副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醋附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基本藥性
「醋附方」組成簡潔,僅以一味藥材「附子」為主。附子,味辛、性熱,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散寒止痛、補火助陽、溫腎壯陽等多重功效。經醋煮後,醋的酸澀之性可助收斂,緩和附子峻烈的溫燥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古籍記載與臨牀應用
《奇效良方》中明確記載「醋附方」用於治療「耳聾,塞耳疼痛」。其使用方法是將附子以醇醋煮一宿,削如棗核狀,以綿包裹塞入耳中。此方法乃是直接將藥物置於患處,以期達到局部治療的效果。
治療原理分析:
- 溫陽散寒,通經止痛: 耳聾、耳痛多因寒邪入侵、經絡閉阻所致。「醋附方」中的附子,其辛熱之性可溫陽散寒,散結通絡,使經絡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耳痛,改善耳聾。醋煮後,醋的酸性有收斂之功,可以幫助附子藥力停留患處,起到局部溫陽通絡的作用。
- **局部刺激,引藥入經:**將附子塞入耳中,可直接刺激耳部經絡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疏通氣血、調和陰陽的目的。這與現代醫學的局部給藥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合古籍其他內容的深入分析
《証治準繩‧雜病》中,王肯堂針對耳聾做了更為深入的辨證分析。他指出,耳聾的成因複雜,除了肺虛導致的少氣嗌乾外,亦有因肝虛而致恐懼的耳聾。書中還提及「氣虛必寒,盛則氣血俱澀滯而不行也」,並認為「耳者,宗氣也,肺氣不行故聾也」。
由此可見,耳聾的病因多樣,治療方法也應因人而異。《奇效良方》的「醋附方」則更傾向於針對因寒邪、經絡閉阻所致的耳聾。這類耳聾的特點可能是突發性耳聾,伴有明顯的耳部疼痛,且受寒後症狀加重。
綜合來看:
- 「醋附方」主要針對因寒邪入侵、經絡閉阻所致的耳聾,其主治特點是耳聾伴隨耳痛,病程較短。
- 治療原理是利用附子的溫陽散寒、通經止痛之功,結合醋的收斂之性,使藥力直達病所,達到局部治療的效果。
結論
「醋附方」看似簡潔,卻蘊含著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其對症下藥,針對性強,能夠在寒邪入侵、經絡閉阻導致的耳聾、耳痛症狀中發揮較好的療效。 雖然此方看似單純,仍需經過專業中醫師辨證論治,切勿自行使用。
傳統服藥法
附子。
將附子以醇醋煮1宿,削如棗核,以棉裹塞耳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醋附方,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八。 組成:附子。 主治:耳聾,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