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子油
DA FENG ZI YO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7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大風子油」的組成中,包含「大風子油」,這看似重複,實則有其道理:
- 藥材來源明確: 方劑名直接以「大風子油」命名,明確指明藥物來源為大風子植物的果實油,避免混淆,確保用藥準確性。
- 強調藥效核心: 大風子油是方劑中唯一的藥材,其本身具有驅風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名稱直接使用藥材名,突出其治療作用,強調治療方向。
大風子油方劑中含有麝香,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通竅止痛: 麝香性極溫,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如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麝香能迅速穿透皮膚,直達病竈,疏通經絡,止痛消腫。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因瘀血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如瘀血腫痛、骨折等,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減輕疼痛。
因此,大風子油中加入麝香,可以提升其通竅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大風子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常見冰片,這主要是因為冰片具有特定的藥理效用和功效。冰片,又稱為薄荷腦,是從薄荷中提取的,具有清涼、舒緩痛感的特性。其主要成分薄荷醇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炎止痛,提高大風子油的療效。
此外,冰片的揮發性成分能夠迅速透過皮膚或呼吸道進入體內,增強藥效的吸收速度。其清香的氣味不僅有助於改善使用時的感受,還能有效舒緩緊張情緒,增強患者的舒適感,使療效更為顯著。在中醫理論中,冰片還被認為可以喉嚨清熱,利於潤喉。因此,將冰片納入大風子油的配方,不僅能提升整體療效,也能增強患者的用藥體驗,使其在治療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效果。
主治功效
大風子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大風子油: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
- 麝香: 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消腫。
- 冰片: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提神醒腦。
主治
- 皮膚諸瘡
- 粉刺疥癬
- 面部雀斑
- 白癜風
- 酒渣鼻
- 皮膚扁平苔癬
治療原理分析
從多篇古文的記載來看,大風子油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大風相關的疾病,以及各種皮膚疾患。
大風子的功效: 多篇文獻記載了大風子油的製作方法,並強調其在治療「大風諸癩」中的重要作用。如《本草綱目》中提到「大風諸癩:大風子油一兩,苦參末三兩,入少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仍以苦參湯洗之。(《普濟方》)」, 顯示大風子油具有殺蟲、解毒、祛風的功效, 可以內服外用。
與其他藥物配伍: 大風子油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例如:
與苦參配伍,增強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用於治療癩病、疥癬等皮膚病。如《本草簡要方》中「大風子丸。大風子油一兩。苦參末三兩。入少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溫酒下。治諸癩。仍以苦參煎湯洗。」
與硫黃、雄黃、蛇牀子、枯礬、花椒等配伍,加強殺蟲、燥濕、止癢的作用。如《外治壽世方》中「又大風子油(百粒),蛇牀子(五錢),雄黃(二錢),枯礬,花椒(各三錢)共為末。燭油,豬油(各五錢)同搗爛。熔化調塗。」
與大黃、鬱金、皁角刺等配伍,增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用於治療大風病引起的內熱積毒。如《雜病源流犀燭》中「此方第一日服。\n\n_追風散_,〔又〕大黃六兩,鬱金兩六錢,皁角刺兩半,共為末,初服五錢或六錢,入大風子油一錢半,朴硝少許,溫酒一碗調化,五更空心服。」
與天麻、防風、防己、何首烏、苦參、當歸、赤芍藥、菊花、白芷、川芎、獨活、山梔仁、連翹、白蘇、薄荷、蜈蚣、全蠍、薑蠶、蟬蛻、穿山甲、蘄蛇、狗脊等配伍,用於較為嚴重的病情,具有疏風通絡、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等綜合作用。如《外科啟玄》中的一長串配方。
與爐甘石、水銀、蓖麻子油配伍外用,治療楊梅瘡。如《不居集》中「陳螢窗患黴漏,用爐甘石煅(以黃連水淬七日),、水銀各三錢,大風子油三錢,(肉須用六錢),,蓖麻子油二錢,肉三錢,二物各研如泥,用白桕油四兩,入銅鍋熬化,先入爐甘石、水銀,煎數沸;再大風、蓖麻,煎數沸,以真韶粉六錢收之,油紙攤貼患處。先以蔥、椒水洗淨,貼藥再不可洗,任其臭穢,三日一換,以好為度。」
劑型多樣: 大風子油可製成丸劑內服,也可與豬油、燭油等調和外塗,或與藥物煎湯外洗。如《本草簡要方》中「又方。大風子(燒存性)和麻油輕粉研塗。治大風瘡裂及梅毒。仍以殼煎湯洗。」
療效: 古文記載大風子油方劑在治療大風、癩病、疥癬、楊梅瘡等疾病方面有較好的療效,甚至可以「除根本」。如《世醫得效方》中「上以草烏尖為末,入麝研勻,次用大風子油,瓷合子盛,於火上調勻。先以生薑擦患處,次用藥擦之,日三二次效。\n\n_又方_\n\n兼服之,即除根本。」
總結
大風子油方劑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開竅醒神、活血散結等作用,達到治療皮膚諸瘡、粉刺疥癬、面部雀斑、白癜風、酒渣鼻、皮膚扁平苔癬等疾病的目的。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針對病原體、炎症反應和免疫調節等方面,通過內服和外用的方式,以及與不同藥物的配伍,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大風子不拘多少。
殺蟲攻毒,去腐生新。
打油去盡水氣為度。
用時搽敷患處,油紙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風子油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要注意用量,不可過量。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風子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組成:大風子不拘多少。 主治:殺蟲攻毒,去腐生新。主治:風濕癬瘡,疥瘡,癩瘡,楊梅毒瘡。
大風子油,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風子油200兩,麝香1分,冰片1兩,硼酸10兩。 主治:除風濕,潤皮膚。主治:皮膚諸瘡,粉刺疥癬,面部雀斑,白癜風,酒渣鼻。皮膚扁平苔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