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通湯

CHUAN MU TO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6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小腸經 20%
膀胱經 20%
心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川木通湯的組成中包含木通,主要是因為木通具有良好的利尿和通滯作用。木通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尿液排出,清除體內的濕熱,並有助於減輕腎臟和膀胱的負擔。此外,木通還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這對於因氣滯或濕熱所引起的疾病有顯著療效。

此方劑通常用於解決因濕熱下注所引起的尿路感染、腹痛等症狀,木通的加入使得方劑在利尿的同時,也能清熱解毒,增強整體療效。此外,木通性微寒,對於熱證(如發熱、口渴)有良好調理作用。因此,在川木通湯中選用木通,既能充分發揮其藥理效果,又能協調整個方劑的功效,達到治療所需的最佳效果。

主治功效


川木通湯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醫學正傳》、《証治準繩‧瘍醫》、《保命歌括》等古籍所述,川木通湯主要針對「白虎歷節風」這一病症,其病機核心在於風濕侵襲,熱毒內蘊,導致經絡氣血運行受阻,進而產生一系列症狀。

主治病症:

白虎歷節風: 《醫學正傳》中詳述一男子罹患此症,其主要症狀包括:

  • 遍身抽掣疼痛: 身體各處出現抽筋、牽扯般的疼痛,程度劇烈。
  • 足不能履地: 雙腳疼痛無力,無法正常行走。
  • 身體羸瘦骨立: 長期病痛導致身體消瘦,骨骼突出。

《保命歌括》亦提及川木通湯可用於治療「兩足痛」者,並歸屬於「腰胯痛」的範疇。

治療原理分析:

川木通湯的組成藥物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層的治療思路。其治療核心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清熱解毒,利水通淋:

    • 川木通: 作為方劑的主藥,其主要功效在於利水通淋,將體內濕熱通過小便排出。同時,其清熱解毒的功效也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病邪。
    • 石膏: 作為清熱藥,石膏能清泄肺胃實熱,消除體內熱毒,並能生津止渴,緩和熱邪對津液的損耗。
    • 蘆根: 蘆根清熱生津,除了能緩解熱象,亦有助於利尿,與川木通合用,加強清熱利濕的效果。
    • 知母: 知母能滋陰清熱,潤燥,且能解毒利尿,可助於清除體內熱邪。
    • 滑石: 滑石清熱利濕,其性滑利,可以疏通水道,導熱下行,有助於改善濕熱鬱積的狀態。
  2. 養陰涼血,疏通經絡:

    • 生地黃: 生地黃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涼血的作用,能夠滋養體內的陰液,避免因熱邪久留而耗損陰液。同時,其涼血的作用能有助於改善血熱的狀況。
  3. 引邪外出,疏通經絡:

    • 川木通: 方劑的核心在於利用川木通的藥性,通過大量煎煮後,使藥力迅速發揮,引邪外出。文中提到「服後一時許,遍身癢甚,上體發紅丹如小豆大粒」,這正是藥力發揮,促使體內邪氣從皮膚透發的表現,可見其發散邪氣的強大作用。
    • 《經驗川木通湯》記載,服藥後以「遍身癢甚,發紅丹如小豆大粒汗出」為效,更明確指出引邪外出的治療思路。
    • 從患者遍身出汗,紅點從上到下,反映出藥力是循經絡而走的,先解除上肢的經絡阻塞,再到下肢,從而解除整個身體的病痛。

總結:

川木通湯針對白虎歷節風,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清熱解毒、利水通淋、養陰涼血等方法,將體內的風濕熱邪排出體外,疏通經絡氣血,達到治療疼痛、恢復肢體功能的目的。其治療特色在於利用川木通的發散作用,引導邪氣從皮膚透發,是一種積極的驅邪方法,而非單純的緩解症狀。

傳統服藥法


木通2兩。
上銼細。
長流水煎汁,頓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身體消瘦膝部腫大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川木通湯, 出處:《醫學正傳》卷四。 組成:木通2兩。 主治:因感風濕,白虎歷節風症,遍身抽掣疼痛,足不能履地,身體羸瘦骨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