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攝生方]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攝生方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攝生方》主治功效分析
《攝生方》並非單指一方,而是 বিভিন্ন古代醫書中記載的,用於養生保健、治療疾病的多個方劑的統稱。其中,以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者居多。以下將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對《攝生方》中的部分方劑及其主治功效進行分析:
1. 啞瘴方
- 組成: 銅綠、石綠各一兩。
- 製法: 研為末,用水調生麵粉為丸,如雞頭大。
- 用法: 每服一丸,新汲水磨下。
- 主治: 啞瘴。
- 分析: 啞瘴多發於南方濕熱地區,病因 complex,常表現為高熱、神昏、甚至失語等症狀。方中銅綠(即銅鏽)性寒,有毒,具清熱解毒,殺蟲,祛腐,燥濕之功。《本草綱目》記載其可治“啞瘴”。石綠亦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之效。二藥合用,直達病竈,以毒攻毒,以達清熱解毒,祛除瘴氣之效。由於銅綠有毒,此方應在醫師指導下謹慎使用。
2. 烏龍丸
- 組成: 九香蟲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橘皮各四錢,白朮(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
-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每服一錢五分,以鹽白湯或鹽酒送服,早晚各一次。
- 主治: 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壯元陽。
- 分析: 九香蟲溫腎助陽,行氣止痛;車前子利水滲濕;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諸藥合用,具有溫腎助陽、健脾益氣、理氣化濕、強筋壯骨之功。適用於脾腎虧虛、元陽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
3. 白果定喘湯
- 組成: 白果二十一個(炒黃),麻黃三錢,蘇子二錢,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
- 製法: 水三鍾,煎二鍾,隨時分作二服,不用薑。
- 主治: 哮喘痰嗽。
- 分析: 白果斂肺平喘,定痰;麻黃宣肺平喘,利水消腫;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款冬花潤肺下氣,止咳化痰;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桑白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杏仁降氣止咳平喘;黃芩清熱瀉火,燥濕;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具有宣肺平喘、降氣化痰、清熱瀉火之功。適用於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
4. 其他《攝生方》
- 五味子茶方: 五味子、真茶,研末,甘草煎膏為丸,主治注夏虛病、久嗽。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汗;真茶清頭目,利小便;甘草調和諸藥。此方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肺止咳之效。
- 橙子核方: 橙子核炒研,酒服,主治閃挫腰痛。橙子核行氣散結,止痛。
- 棕皮毛方: 棕皮毛燒存性,水酒服,主治小便不通。棕皮毛利水通淋。
- 雞內金方: 活雞內金燒存性,吹入咽內,主治雞骨哽咽。雞內金消食化積,且能軟堅散結。
- 肥皂方: 肥皂燒存性,香油調搽,主治玉莖濕癢。肥皂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 茶葉方: 茶葉嚼爛敷之,主治腳丫濕爛、蟲咬。茶葉有收斂、解毒、止癢之效。
- 大蒜方: 大蒜擦足心,主治腳肚轉筋。大蒜辛溫,能散寒、通絡、止痛。
總之,《攝生方》中所載方劑,多取材於日常生活中易得之物, 且針對性強,療效確切,體現了古代醫家 “簡、便、廉、驗” 的用藥原則。但由於部分方劑含有有毒之品,或藥性峻猛,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濫用。
傳統服藥法
銅青半兩,石綠3錢。
上為末,水調生面糊為丸,如芡實大。
每服1丸,新汲水磨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攝生方, 出處:《醫統》卷七十六。 組成:銅青半兩,石綠3錢。 主治:啞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