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肉散
PING R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平肉散]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平肉散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平肉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平肉散為外治方,主治「瘡口肉芽過高」,即創面癒合過程中,因氣血瘀滯或濕熱壅聚,導致新生肉芽組織過度增生、凸出皮表之病症。此現象在傳統中醫稱為「胬肉」或「贅肉」,常見於癰疽潰後、金瘡潰瘍等瘡瘍後期,妨礙瘡口收斂。方以「平蝕」為法,通過外用藥直接作用於異常肉芽,使其消平,促進瘡面癒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解析:銅綠(研細末)
- 性味功效:銅綠(又名銅青、綠鹽),性微寒,味酸澀,有毒,歸肝、膽經,傳統外用具腐蝕、收斂、殺蟲之效。
- 作用機理:
- 蝕胬平瘡:銅綠微寒能清局部濕熱,酸澀之性可腐蝕凸出肉芽,其毒性成分(鹼式碳酸銅)能緩解腐蝕過度增生組織,達到「去惡肉」之效。
- 收斂瘡面:銅綠研極細末後撒布,可形成藥膜,吸附瘡面滲液,減少濕濁,輔助收口。
- 抑菌防腐:古醫籍載其能「殺瘡蟲」,推測其銅離子具抗菌作用,可預防瘡面繼發感染。
配伍邏輯
此方為單味成方,強調「簡峻專攻」。銅綠獨用,取其藥性峻烈,直接針對胬肉之標,符合中醫外科「腐蝕法」與「截斷法」思維,即通過外在藥力強行截斷異常組織生長,使瘡面復歸平整。古代外科常以金石礦物藥(如砒霜、輕粉、銅綠等)外用治療頑瘡惡肉,此方即屬此類。
三、潛在治療原理推論
從現代角度推測,銅綠可能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
- 化學腐蝕:鹼式碳酸銅與瘡面組織接觸後,產生輕微化學腐蝕作用,去除過度增生的肉芽。
- 抑制細胞增殖:銅離子可能干擾局部成纖維細胞過度增生,調控創面修復過程。
- 抗菌消炎:降低瘡面細菌負荷,減少炎性刺激導致的肉芽異常增生。
總結
平肉散以銅綠單藥直攻局部,體現中醫外科「以毒攻毒」「去腐生新」的治療思路,適用於瘡口胬肉凸起、妨礙癒合之實證。其作用關鍵在於平衡腐蝕與收斂,既削平異常組織,又避免過度損傷正常皮肉。然須強調,此方為古代用法,現代臨床應結合創面評估慎用。
傳統服藥法
銅綠(研細末)30克。
平蝕胬肉。
直接撤在瘡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肉散,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銅綠(研細末)30g。 主治:平蝕胬肉。主治:瘡口肉芽過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