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胎丹

HUN YUAN TA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心經 22%
肺經 20%
腎經 15%
肝經 7%
胃經 5%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混元胎丹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通竅開竅: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胎元不足,常表現為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症,麝香可通過開竅醒神,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胎元生長。
  2. 溫陽助陽: 麝香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陽補腎之效。胎元不足多與腎陽不足有關,麝香溫陽補腎,有助於改善腎陽虛弱,進而促進胎元生長。

混元胎丹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氣益血,滋養元氣:人參為補氣藥之首,能補益元氣、生津止渴,更能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等症狀。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虛弱體質、氣血不足所致的疾病,人參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體質,促進氣血生成,為治療奠定基礎。

二、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混元胎丹方劑中多為滋陰補腎、溫陽補氣的藥材,人參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例如,人參能與鹿茸、黃精等藥材一同補益腎氣,使腎精充足,進而促進生殖功能。

混元胎丹方劑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混元胎丹方劑主要針對脾腎不足、氣血虧虛所致的胎元不固、先兆流產等症狀,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改善脾腎功能,為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水分,促進胎兒生長發育。
  2. 安胎止嘔: 茯苓能寧心安神,緩解孕婦因脾虛氣弱、心神不安引起的胎動不安、噁心嘔吐等症狀。對於孕早期容易出現的妊娠反應,茯苓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穩定胎兒狀態,幫助孕婦安心養胎。

混元胎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胎丹多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致,乳香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胎丹的消散。
  2. 行氣止痛,溫經散寒:乳香亦具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對於因寒凝血瘀所致的胎丹,乳香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運行,解除疼痛。

混元胎丹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方劑,其成分中包含硃砂,這是由於硃砂在中醫藥理中的獨特療效而被廣泛應用。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清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心煩、失眠等症狀。其潤澤心神的特性,與混元胎丹的主要用途——輔助修復身心、促進靈性提升,形成良好的呼應。

此外,硃砂在某些宗教及道教文獻中,亦被視為一種強效的靈藥,有助於提升內在的氣場和能量。這使得混元胎丹在某些信仰系統中,成為追尋靈性覺醒者的重要選擇,強調了塗抹及服用硃砂後,能夠開啟更高境界的潛力。

然而,因硃砂的毒性,使用時必須謹慎,需經過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以確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混元胎丹的製作過程中,對硃砂的劑量和使用時間都需把控得當,讓其在發揮療效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潛在風險。

混元胎丹方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腎氣,固本培元: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腎填精、益氣健脾的功效。混元胎丹旨在滋養腎氣,固本培元,提高精血生化之源,而山藥恰能補益腎氣,提升精血生化能力,與方劑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2. 健脾益氣,改善體質: 山藥同時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混元胎丹需長時間服用,脾胃虛弱者不易吸收藥效,山藥的健脾作用可以提高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利用率,使藥效發揮更佳。

主治功效


混元胎丹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混元胎丹,據《洪氏集驗方》與《活人事證方後集》記載,主治久無嗣息。其組成藥物與作用機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方劑組成及藥物功效:

方劑的核心組成藥物,根據《洪氏集驗方》記載為:麝香、人參、茯苓、乳香、硃砂(紅砂)、山藥。

  •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開竅醒腦、活血散結之功效。在混元胎丹中,麝香的開竅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為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其活血散結作用則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生殖系統的血液供應。

  •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養陰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在方中,人參作為補益藥,能提升人體整體的機能,尤其是脾肺之氣,以作為生殖功能的基礎。人參的補氣養血作用也能改善體質,為孕育提供良好的內環境。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茯苓能利水消腫,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有助於調節體液平衡,改善生殖系統的環境。同時,其健脾功效也能更好地輔助人參,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 **乳香:**性溫,味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乳香的活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盆腔充血,減輕疼痛,有利於生殖系統的健康。

  • **硃砂(紅砂):**性寒,味甘、辛,歸心、肝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硃砂在此方中,可能主要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以調節情緒,改善睡眠,因為精神壓力和情緒波動會影響生殖功能。需注意,硃砂的用量及炮製方法需謹慎。

  •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肺、固腎益精之功效。山藥的補脾益肺作用能增強體質,固腎益精作用則能直接作用於生殖系統,改善腎精不足的情況,為生育提供物質基礎。

二、治療原理分析:

混元胎丹的治療原理,基於古代中醫的整體觀和陰陽平衡觀。方劑旨在通過補益元氣,調節氣血,疏通經絡,從而改善久無嗣息的症狀。

具體而言,方劑中:

  • 人參、山藥補益脾腎之氣,為生殖功能提供基礎;
  • 茯苓利水滲濕,調節體液平衡,改善生殖系統環境;
  • 麝香、乳香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盆腔充血;
  • 硃砂(紅砂)鎮靜安神,緩解精神壓力。

這些藥物共同作用,調整人體內環境,達到陰陽平衡,從而促進生殖功能的恢復,最終達到治療久無嗣息的目的。 方劑中使用首兒衣,可能意在取其先天之氣,助於補益。

三、總結:

混元胎丹方劑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從整體上調理人體氣血,改善生殖系統功能,從而治療久無嗣息。其治療原理體現了古代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 然而,由於方劑中含有硃砂等成分,現代醫學對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本文僅從古籍文獻分析其組成和可能的治療機制,不作為醫療建議。

傳統服藥法


首兒衣(二八月者不用,收時連帶中元血。用長流水淨洗,控乾,入瓷瓶中,下無灰酒3大盞,腦子、麝香隨力下之,多至1錢或半字,以紙封瓶口,下用文武火煅,候酒將盡取出,再入酒3盞,依前煅,卻用竹篦或金銀蓖不住攪,以攪爛糜似粥樣,待冷,取入砂盆內,細研為粉,別入外料),人參2兩,茯苓2兩,乳香半兩,朱砂半兩(水飛過,晾乾,取淨),山藥4兩(上為細末,入所煮藥內,如乾,更用原煅酒,旋旋添)。
補漏壯氣,固神益髓,通神明,延壽命。
上拌勻一處,攪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慢火焙乾。
每日空心50粒,加至100粒,用溫酒、鹽湯送下。良久,用甜淡飲食飽壓,逐日葷味中減少5味。服至5-7日,微覺小腹連腰沈重,不須疑慮,乃是藥力攻,元氣相補助如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混元胎丹, 出處:《洪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首兒衣(二八月者不用,收時連帶中元血。用長流水淨洗,控乾,入瓷瓶中,下無灰酒3大盞,腦子、麝香随力下之,多至1錢或半字,以紙封瓶口,下用文武火煅,候酒將盡取出,再入酒3盞,依前煅,卻用竹篦或金銀蓖不住攪,以攪爛糜似粥樣,待冷,取入砂盆內,細研爲粉,别入外料),人參2兩,茯苓2兩,乳香半兩,朱砂半兩(水飛過,晾乾,取淨),山藥4兩(上爲細末,入所煮藥內,如乾,更用原煅酒,旋旋添)。 主治:補漏壯氣,固神益髓,通神明,延夀命。主治:久無嗣息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