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宮丸

SHOU G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中性 (0.9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肺經 19%
脾經 19%
腎經 10%
大腸經 10%
小腸經 10%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守宮丸中含有天南星,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驅風止痙: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具有祛風止痙、消痰散結的功效。守宮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等症,而天南星的驅風止痙作用可有效緩解痙攣發作,配合其他藥物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2. 化痰散結: 天南星亦能化痰散結,對於小兒因痰濁阻滯所致的驚風、抽搐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與守宮等藥物配伍,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守宮丸中加入輕粉,是為了其 燥濕祛痰 的功效。輕粉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 瀉熱解毒、燥濕止癢 的作用。守宮丸主要用於治療 痰熱咳嗽、哮喘、風濕痹痛、皮膚濕疹 等病症。

輕粉能有效 清除肺中積熱濕痰,同時 緩解風濕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但輕粉毒性較強,使用時需謹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守宮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觀各醫家典籍記載,可見守宮丸主要用於治療破傷風,其典型症狀為身如角弓反張、筋脈拘急、口噤。此外,亦有文獻提及守宮丸可用於治療歷節風痛、中風癱瘓、手足不舉、風疰驚癇、癘風、血積成塊等症。

治療原理分析

守宮丸的組成主要為:

  • 守宮(壁虎):具有祛風、解毒、散結之效。諸家均提到守宮需炙乾去足,或生研使用,其主要藥理作用可能與其動物蛋白、酶等成分有關,有助於舒筋活絡,解除肌肉痙攣。
  • 天南星:性溫燥烈,具有祛風化痰、散結止痛、燥濕降逆的功效。在此方中,天南星主要用於祛除體內風邪痰濁,通絡止痛,配合守宮共同緩解破傷風引起的筋脈拘急等症狀。
  • 輕粉/膩粉:具有解毒殺蟲、拔毒生肌、消癥散結之功。於此方中,膩粉可能主要用於解毒消腫,輔助主藥祛邪,並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綜合來看,守宮丸以守宮為主藥,配伍天南星和膩粉,共奏祛風解痙、解毒散結、舒筋活絡之功。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

  1. 祛風止痙:破傷風病因多為外感風邪,導致經絡氣血阻滯,筋脈拘急。守宮可祛風,天南星可化痰散結,兩藥合用可緩解風邪引起的痙攣、抽搐。
  2. 解毒散結:輕粉/膩粉有解毒之效,可清除體內毒素,配合守宮,有助於散結消腫,緩解破傷風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
  3. 疏通經絡:守宮能通經絡,配合天南星祛風散結,使氣血暢通,筋肉得以濡養,達到舒筋止痛之效。

典籍內容佐證

《本草綱目》、《聖濟總錄》、《奇效良方》等醫書均記載守宮丸用於治療破傷風,並強調了其「身如角弓反張,筋急口噤」的典型症狀。其中《聖濟總錄》詳細記載了守宮丸的組成和製法,並指出服藥後「有頃汗出得解」的療效。

《本草簡要方》除了記載守宮丸外,亦有守宮膏的用法,守宮膏則搭配珍珠、麝香、龍腦香等,用於治療久年驚癇,可見守宮的功效並不僅限於治療破傷風,其舒筋活絡、定驚熄風的功效,亦可用於其他病症的治療。

總結

守宮丸是一首以祛風解痙、解毒散結為主要治療原則的方劑,其主要針對破傷風等外感風邪引起的痙攣抽搐症狀。方中守宮、天南星、膩粉各司其職,協同作用,發揮其疏通經絡、解毒消腫之功,達到緩解病症,恢復健康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辟宮子7枚(微炙),天南星1兩(炮裂),膩粉1兩,白附子1兩(炮裂)。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7丸,以溫酒研下,不拘時候。以汗出為效,未汗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守宮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一。 組成:闢宮子7枚(微炙),天南星1兩(炮裂),膩粉1兩,白附子1兩(炮裂)。 主治:破傷風。

守宮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 組成:守宮(炙乾,去足)7枚,天南星1兩(酒浸3日,曬乾,以上2味搗爲末),膩粉半分。 主治:破傷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