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石菖蒲散中包含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石菖蒲為君藥,具有開竅醒神、化濕開痰之效。 此方以石菖蒲為主藥,旨在治療因濕濁阻竅、痰濁矇蔽所致的痰多、胸悶、頭昏、神志不清等症狀。石菖蒲辛溫芳香,能通竅開竅,化濕開痰,是治療此類病症的最佳選擇。
- 石菖蒲與其他藥材配伍,協同增效。 石菖蒲散中,石菖蒲與其他藥材如茯苓、半夏等配伍,互相配合,增強藥效。例如,茯苓利水滲濕,與石菖蒲共同化解濕濁;半夏燥濕化痰,與石菖蒲共同消痰止咳。整體配伍,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疥瘙癢。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半兩,棘針(燒灰)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乾薑(炮裂)1分,雞舌香1分。上為散。
以綿裹1錢匕,貼牙齦上。有涎吐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石菖蒲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 組成:石菖蒲。 主治:疥瘙癢。
石菖蒲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組成:石菖蒲1兩,栝樓根2兩,黃連(去須)半兩。 主治:消渴,日夜飲水,隨飲即利。
石菖蒲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一。 組成:石菖蒲半兩,棘針(燒灰)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乾薑(炮裂)1分,雞舌香1分。 主治:牙齒動搖疼痛,作臭血出。
石菖蒲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組成:石菖蒲(九節者)、甘草、白茯苓、淡豉、皂角(肥實不至者,去皮弦子)各等分。 主治:面上(黑乾)(黑曾)、風刺、瘡靨。
石菖蒲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 組成:石菖蒲半兩,鍾乳粉半兩,五味子半兩,桂心1兩,細辛半兩,訶黎勒皮1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主治:風冷傷肺失聲,咽喉不利。
石菖蒲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組成:菖蒲(銼,石上者)半兩,五味子(炒)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乾薑(炮裂)半兩,訶黎勒(炮,去核)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1兩。 主治:風冷傷肺,聲嘶不出。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