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秀丸
SHENG XI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3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升秀丸中包含檳榔,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消積的功效。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導滯、驅蟲殺蟲的功效。
在升秀丸中,檳榔與其他藥材如山楂、麥芽等共同作用,可以促進消化、排除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檳榔還有降氣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
升秀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通經,引藥上行: 川牛膝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引藥上行之功效。升秀丸旨在治療血虛經閉、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並將藥力引導至頭部,達到改善頭暈目眩的效果。
- 補腎壯陽,助藥力: 川牛膝同時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可以增強藥力,使藥效更為顯著。升秀丸中常與其他補腎藥材配合使用,川牛膝的加入可提升整體補腎效果,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升秀丸中加入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通淋止痛:萆薢性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之效。升秀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萆薢可協助利水消腫,緩解水腫和排尿不暢,同時減輕淋痛。
- 清熱解毒,祛濕止癢:萆薢還兼具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的功效。升秀丸中加入萆薢,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並緩解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和瘡瘍等症狀。
升秀丸中加入木瓜,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消食化積:木瓜富含蛋白酶,能幫助分解蛋白質,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
- 潤肺止咳:木瓜性平味甘,入肺經,具潤肺止咳之效。可緩解因肺燥引起的咳嗽、痰粘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治療肺虛久咳。
因此,升秀丸中加入木瓜,可發揮消食化積、潤肺止咳的功效,促進整體療效。
升秀丸中包含續隨子葉,主要原因如下:
- 續隨子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續隨子葉味苦辛,性溫,能入肝經,其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病症,如面部色斑、暗沉、皺紋等,而其消腫止痛的作用則能緩解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 升秀丸中其他藥材如當歸、白芷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美容養顏的作用,續隨子葉與之相輔相成,能共同促進氣血運行,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升秀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升秀丸由檽榔、川牛膝、萱薢、木瓜、及隨子葉五味藥材組成。其組方特色在於結合了多種功效,以期達到疏肝解風、活血通絡、利濕止痛的目的。
- 檽榔: 味辛、性溫,主要功效為消食化積,殺蟲止瀉。此處的運用,可能考慮到肝風內動,常伴隨脾胃功能失調,故以檽榔健脾助運,間接輔助肝氣疏暢。
- 川牛膝: 味苦、酸,性平,具有活血通經,利尿通淋之功。肝風之證,常伴有氣血瘀滯,川牛膝可活血化瘀,引血下行,以舒筋脈之拘急。其利尿作用,亦可幫助體內濕濁排出。
- 萱薢: 味苦、性寒,功能為利濕熱,除痹痛。肝風之病,亦常有濕熱蘊結,萱薢能清利濕熱,可改善筋脈拘攣疼痛。
- 木瓜: 味酸、性溫,主要作用為舒筋活絡,解酒醒神。木瓜善於舒緩筋脈,可解除肝風所致的筋脈抽掣,且其性溫可調和藥性,緩和寒涼藥的偏性。
- 隨子葉: 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效。肝風之證,或有熱象,隨子葉可清熱解毒,協助消除體內熱邪,並緩解腫脹不適。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根據《聖濟總錄》所載,升秀丸主治「肝受風邪,筋脈抽掣疼痛」。綜合分析各味藥材的功效,可以推論其治療原理如下:
疏散風邪: 「肝受風邪」是本方治療的核心病機。風邪多為外感,但亦可內生。方中雖無明顯祛風之藥,但透過活血化瘀、利濕清熱等作用,可疏暢經絡氣血,使風邪無所依附,從而達到疏散風邪的目的。
活血通絡: 川牛膝與木瓜均具活血通絡之效,能夠改善肝風所致的筋脈氣血瘀滯,使筋脈得以濡養,緩解抽掣疼痛。
清熱利濕: 萱薢與隨子葉皆具清熱利濕之功,可清除體內濕熱,改善肝風所致的濕熱蘊結,有助於筋脈的恢復。
調和脾胃: 檽榔的加入,除了消食化積外,亦有助於調和脾胃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從而間接增強機體抵抗風邪的能力。
總而言之,升秀丸以其獨特的配伍,通過疏散風邪、活血通絡、清熱利濕、調和脾胃等多重功效,達到治療「肝受風邪,筋脈抽掣疼痛」的目的。其治療思路並非單純祛風,而是強調整體調和,使氣血經絡暢通,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烏喙(炮裂,去皮臍)5兩,檳榔3兩,防葵2兩,槐膠(酒化為膏)2兩,牛膝(酒浸,焙)2兩,萆薢(微炒)1分,澤漆1分,木瓜(去皮子,切,焙)1分,續隨子(去皮,別研如膏)1分。
上藥除槐膠、續隨子外,搗羅為末,再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以知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升秀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升秀丸前,應先諮詢醫生,以確保安全。
相同名稱方劑
升秀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一。 組成:烏喙(炮裂,去皮臍)5兩,檳榔3兩,防葵2兩,槐膠(酒化爲膏)2兩,牛膝(酒浸,焙)2兩,萆薢(微炒)1分,澤漆1分,木瓜(去皮子,切,焙)1分,續随子(去皮,别研如膏)1分。 主治:肝受風邪,筋脈抽掣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