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犀角丸

安神犀角丸

AN SHEN XI J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0.9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肺經 19%
肝經 15%
腎經 14%
胃經 10%
脾經 9%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安神犀角丸的組成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中醫理論: 犀角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涼血止血等功效。古人認為其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能清心火、解熱毒,並能鎮定安神,故被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癇、中風、血熱妄行等症。
  2. 歷史沿襲: 犀角作為珍貴藥材,在古代醫藥典籍中已有記載,並廣泛應用於臨牀治療。由於其稀有性,更被賦予了一種神祕的藥效,歷代醫家沿襲使用,形成了一種文化慣性。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和保護動物意識的提高,犀角的藥用價值受到質疑,其藥效也缺乏科學證據。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並提倡使用其他替代藥物。

安神犀角丸方劑中加入車前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利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歸膀胱、肝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瀉的功效。安神犀角丸主治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而心火亢盛、濕熱內蘊往往是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之一。車前子可清心火、利濕熱,有助於改善心神不寧,提高睡眠質量。
  2. 寧心安神: 車前子入肝經,可清肝火,而肝火上炎會導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車前子清肝火,使肝火不致上炎,從而達到寧心安神的效果。

總而言之,安神犀角丸中加入車前子,是為了清熱利濕、寧心安神,達到治療失眠多夢等心神不寧症狀的效果。

安神犀角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寧心: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安神犀角丸中含有犀角等貴重藥材,容易損傷脾胃,茯苓可健脾和胃,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並有助於藥物成分更好的吸收和利用。
  2. 清熱除濕:茯苓還具有清熱除濕的功效,可幫助消除因濕熱內擾而引起的失眠、心煩等症狀,配合犀角等藥物更能達到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的效果。

安神犀角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安神: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安神定志的功效。犀角性寒,味苦鹹,歸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人參的補氣作用能配合犀角的清熱解毒作用,達到氣血雙補、鎮心安神的效果,使安神效果更加全面。
  2. 緩解犀角寒性: 犀角寒性較強,直接使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而人參溫補脾胃,能中和犀角的寒性,減少對身體的副作用,使其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服用。

中藥方劑[安神犀角丸]的組成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燒灼和毒性作用。雄黃能夠清除體內的濕邪和痰濁,但其毒性非常大,現代中醫通常不再使用。古代方劑中使用雄黃時需特別謹慎,以免其毒性對人體造成傷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神犀角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小兒客忤」。「客忤」為中醫兒科病症,指小兒因受外來驚恐、異物衝撞,或接觸生人、陌生環境後,出現驚啼不安、睡眠不穩、吐瀉,甚或發熱抽搐等症,屬情志驚嚇範疇。本方以「安神」為名,推測其作用在鎮驚安神、驅邪定志。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與配伍分析

  1. 犀角(鎊)

    • 性味:苦、酸、鹹,寒。
    • 歸經:心、肝、胃經。
    • 功效:清心涼血、解毒定驚,古為治療熱病神昏、驚風癲狂之要藥。
    • 本方作用:針對「客忤」中的驚熱內擾,清解心肝鬱熱以安神。
  2. 雄黃(研)

    • 性味:辛、苦,溫,有毒。
    • 歸經:肝、胃經。
    • 功效:解毒殺蟲、辟穢祛邪,古代多用於驅逐疫癘惡氣。
    • 本方作用:取其「辟邪」之性,驅除外來驚恐穢惡之氣,與犀角共奏清熱解毒之效。
  3. 人參

    • 性味:甘、微苦,溫。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大補元氣、安神益智。
    • 本方作用:扶助正氣,防犀角、雄黃寒溫偏性傷及小兒稚陽之體,兼能安定心神。
  4. 白茯苓(去黑皮)

    • 性味:甘、淡,平。
    • 歸經:心、脾、腎經。
    • 功效:利水滲濕、寧心安神。
    • 本方作用:健脾滲濕,助人參益氣安神,並防痰濕蒙蔽心竅。
  5. 車前子

    • 性味:甘,寒。
    • 歸經:肝、腎、肺、小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滲濕通淋。
    • 本方作用:導心肝之熱下行,從小便而解,協同犀角清熱。

輔料與製法分析

  • 桃白皮、桃符煎膏為丸
    桃木自古被視為驅邪之物(如「桃符」辟邪),桃白皮(桃樹皮)性苦平,能除邪熱、殺蟲。煎膏後作為黏合劑,既能輔助藥效,亦強化解毒安神之功。
  • 桃柳湯送服
    桃枝、柳枝均有祛風除濕、通絡辟穢之效,以湯送藥,加強驅邪外透之力。

三、整體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熱解毒、辟穢安神」為主軸:

  1. 清心肝之熱:犀角、車前子清解驚熱,防邪擾神明。
  2. 驅穢定驚:雄黃、桃木類藥物協同辟除客忤邪氣。
  3. 扶正固本:人參、茯苓健脾安神,顧護小兒正氣。
    全方寒溫並用,攻補兼施,契合小兒「易虛易實」之體質特點,針對外邪驚擾所致心神不寧,標本兼治。

傳統服藥法


犀角(鎊)半兩,車前子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雄黃(研)1兩。
上為末;取桃白皮10兩、桃符10兩,水3升,煎1升,去滓,煎成膏,和前藥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3丸,桃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安神犀角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組成:犀角(鎊)半兩,車前子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雄黃(研)1兩。 主治:小兒客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