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鐵罩散中包含白藥子,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安胎止嘔:白藥子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安胎止嘔之效。孕婦懷孕初期,常有妊娠反應,如噁心嘔吐,服用白藥子可緩解不適,穩定胎兒狀態。
二、 補脾益氣:白藥子兼具補脾益氣之功。孕婦懷孕期間,體力消耗較大,易出現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白藥子可補益脾胃,增強孕婦體質,為胎兒提供充足營養。
安胎鐵罩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止痛,安胎止嘔: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孕婦胎動不安,常伴有腹痛、嘔吐等症狀,白芷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安胎止嘔,保護胎兒穩定。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白芷亦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孕婦胎動不安,也可能與血瘀氣滯、經絡不通有關,白芷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血瘀,進而緩解胎動不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胎鐵罩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婦人大全良方》,主治「胎動不安」。胎動不安之因,或由外感六淫、內傷七情,或氣血失和、衝任不固,致胎元受擾。本方以安胎止動為核心,尤其適用於胎氣偏熱或氣機不暢所致之躁動,症見腹中隱痛、心煩悶躁,或伴見陰道少量出血等。
二、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白藥子(1兩)
- 性味歸經:苦辛涼,入肺、胃經。
- 傳統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散瘀。《開寶本草》提其「主金瘡生肌」,後世漸用於熱毒內擾之症。於安胎中,推測其清解胎熱之功可緩解孕婦因血分鬱熱所致之心煩、胎動頻仍。現代研究亦表明白藥子含生物鹼,具抗炎、鎮痛作用,或能穩定子宮環境。
白芷(半兩)
- 性味歸經:辛溫,入肺、胃、大腸經。
- 傳統功效:祛風散寒、活血排膿。《本草綱目》言其「治胎漏血崩」。其辛散之性可宣通氣滯,改善孕婦因氣機不暢之腹脹、隱痛;溫性得白藥子之涼制,不致助熱。且其芳香透竅,能舒緩情志鬱結,間接安胎。
紫蘇湯送服
- 紫蘇性辛溫,功能理氣寬中,《本草備要》載其「安胎」之效。此處以紫蘇煎湯調藥,既能調和氣機以助藥力上達,亦能加強行氣安胎之效。若胎熱明顯,加砂糖少許,取其甘緩清潤,緩解心煩躁悶。
三、方劑配伍邏輯
- 清熱與行氣並舉:
- 白藥子清血分鬱熱,直折胎動之因;白芷辛散調氣,疏通母體氣滯,二者一涼一溫,既不過寒傷胎,亦不致助熱。
- 標本兼顧:
- 熱清則胎元自寧(治本),氣行則脹痛緩解(治標),佐以紫蘇湯引經報使,標本同治而收安胎之效。
四、推衍應用
此方適合熱鬱氣滯型胎動不安,若見舌紅苔薄黃、脈滑數者尤宜。然若因腎虛或氣血虛弱所致者,需另配伍補益之品,非本方所主。
綜觀之,「安胎鐵罩散」以簡潔配伍,透過清熱行氣、調和陰陽以達安胎之效,反映中醫「通因通用」之治則——即以宣通之法療氣機壅滯之胎動,非純用固澀也。
傳統服藥法
白藥子1兩,白芷半兩。上為細末。
每服2錢,煎紫蘇湯調下;或胎熱,心煩悶,入砂糖少許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胎動不安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鐵罩散, 出處:《婦人良方》卷十二。 組成:白藥子1兩,白芷半兩。 主治:胎動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