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珀丸

珠珀丸

ZHU P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7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心經 19%
肺經 17%
脾經 10%
胃經 8%
膽經 6%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珠珀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清心火、解熱毒,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煩躁、神志不清、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良好效果,珠珀丸本身也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牛黃的加入可增強藥效。
  • 鎮驚開竅: 牛黃具有鎮驚開竅之功效,能醒神開竅,對於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珠珀丸中也有珍珠、琥珀等具有鎮驚開竅的藥材,牛黃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珠珀丸中加入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天竹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效。珠珀丸以治療熱毒壅盛,血瘀氣滯所致的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病症,天竹黃的清熱解毒之性,可有效緩解熱毒引起的炎症,而散瘀止痛之性,則有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珠珀丸中其他藥物,如珍珠、琥珀等,也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效。天竹黃與之配伍,能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加強整體療效,使藥力更為顯著。

珠珀丸方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琥珀性味甘平,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因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神志恍惚等症狀,琥珀可起到安撫心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2. 化瘀止痛: 琥珀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珠珀丸中加入琥珀,可增強方劑的止痛效果,緩解患者疼痛不適。

珠珀丸方中含有雄黃,主要基於其解毒消腫的功效。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消腫生肌的功效。

在珠珀丸中,雄黃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如癰疽、疔瘡、癤腫等。其解毒殺蟲作用可清除致病菌,消腫生肌作用則能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雄黃還可化瘀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疼痛,也有緩解作用。

珠珀丸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珠珀丸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等症,冰片可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緩解咽喉腫痛。
  2.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之效,可醒神開竅,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珠珀丸中加入冰片,有助於提高藥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珠珀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化痰止咳: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入肺經,具有燥溼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珠珀丸常用於治療痰多咳嗽、哮喘等病症,天南星的加入能有效緩解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症狀,並起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2. 開竅醒神: 天南星還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珠珀丸中加入天南星,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意識水平,改善神志狀態,提升治療效果。

珠珀丸中加入青礞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 青礞石性寒,味甘鹹,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鎮驚安神之效。珠珀丸常用於治療熱病神昏、驚厥抽搐等症,青礞石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使神志清醒,緩解驚厥。
  2. 鎮驚安神: 青礞石能鎮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與珠珀丸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熱病引起的躁擾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

珠珀丸方中加入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消積化滯: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消積化滯、降逆止嘔的功效。珠珀丸主治小兒疳積、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枳殼能幫助疏通肝氣,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達到消積化滯的效果。
  2. 配合珠母、琥珀,清熱化痰:珠珀丸中含有珠母、琥珀等藥物,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枳殼的苦寒之性,可以配合珠母、琥珀,共同起到清熱化痰的作用,緩解因痰熱阻滯所致的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

珠珀丸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入肺、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止血解毒之功效。珠珀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煩躁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黃芩可清泄心火、鎮靜安神,使患者神志清醒、心神安定。

二、 解毒消腫: 黃芩亦有解毒消腫之效,可治療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珠珀丸中亦含有珍珠、琥珀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的藥物,黃芩的加入可增強藥效,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珠珀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珠珀丸主要針對「驚風痰涎,熱嗽不出聲,上下不能升降」之證,此屬痰熱閉阻、風火痰湧所致病症。

  1. 驚風痰涎:指小兒急驚風或成人因痰熱內擾,引動肝風,症見抽搐、神昏、痰鳴。
  2. 熱嗽不出聲:痰熱壅肺,肺氣閉鬱,咳嗽痰黃黏稠,甚則失音。
  3. 上下不能升降:痰熱膠結,阻遏氣機,致肺氣不宣(上焦)、胃氣不降(中焦),出現胸悶氣逆、喘息痰湧。

此方側重清熱化痰、開竅熄風、鎮驚安神,適用於痰熱壅盛兼風動竅閉之證。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一、藥物分類與功效

  1. 清熱化痰開竅

    • 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主痰熱神昏驚風。
    • 天竺黃:清熱化痰、涼心定驚,善治痰熱驚搐。
    • 膽南星:化痰熄風,專攻痰熱驚癇。
    • 冰片:辛香走竄,開竅醒神,助化痰通閉。
  2. 重鎮安神熄風

    • 琥珀:鎮驚安神,活血散瘀,兼化痰定驚。
    • 青礞石(消煅):墜痰下氣,治頑痰膠結、咳喘痰湧。
    • 細珠子(疑為珍珠)、金箔:鎮心定驚,平肝熄風。
  3. 解毒辟穢

    • 雄黃:燥濕祛痰,解毒辟穢,輔助化痰止咳。
    • 朱砂衣: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4. 輔助藥味(依加減)

    • 枳殼(一方有):行氣化痰,助降肺胃之逆。
    • 黃芩(一方有):清肺瀉火,增強清熱化痰之力。

二、組方原理

  1. 痰熱為本,風動為標

    • 方中以膽星、礞石、天竺黃滌痰,牛黃、冰片開竅,直搗痰熱巢穴;
    • 雄黃、朱砂解毒,兼防痰熱化毒。
  2. 升降並調

    • 青礞石下氣墜痰,解決「不能下降」之痰壅;
    • 冰片、薄荷湯送服宣發肺氣,改善「不能上升」之氣閉。
  3. 標本兼治

    • 痰熱得消則驚風自止(治本),鎮驚開竅以救急(治標)。

可能臨床應用延伸

此方不僅治小兒驚風,亦可用於成人痰熱中風、癲癇、喘嗽痰厥等屬痰熱壅閉者。其核心在於「痰、熱、風、閉」四字,凡見痰鳴氣粗、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可辨證施用。

傳統服藥法


牛黃1錢,天竺黃5錢,琥珀5錢,雄黃4錢,冰片2分半,膽星2兩,青礞石(消煅如金色者)1兩,細珠子1錢5分(一方有枳殼,微炒,1兩,生黃芩2兩)。
上藥各為極細末,煉蜜為丸,重一錢二分,朱砂、金箔為衣。
薄荷、燈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珠珀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珠珀丸, 出處:《明醫指掌》卷十。 組成:牛黃1錢,天竺黃5錢,琥珀5錢,雄黃4錢,冰片2分半,膽星2兩,青礞石(消煅如金色者)1兩,細珠子1錢5分(1方有枳殼,微炒,1兩,生黃芩2兩)。 主治:驚風痰涎,熱嗽不出聲,上下不能升降。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