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珠母補益方」中包含珍珠,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鎮心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效。對於因熱毒、心火旺盛所引起的心煩失眠、驚悸不安等症狀,珍珠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珍珠還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因陰虛火旺所致的口渴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珍珠能起到滋潤和緩解的作用。
總之,珍珠在「珠母補益方」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鎮心安神、養陰潤燥等作用,有助於改善因熱毒、心火旺盛、陰虛火旺所引起的各種症狀。
珠母補益方中加入龍骨,主要有兩個原因:
- 鎮心安神: 龍骨性平味甘,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珠母補益方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驚恐不安等症狀,龍骨可以起到鎮定心神、緩解焦慮的作用,使患者安神定志,改善睡眠品質。
- 固精止遺: 龍骨還有固精止遺的作用。方中若有腎氣虛弱,或脾腎兩虛導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龍骨可以固澀精氣,起到止遺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腎虛症狀。
珠母補益方中加入酸棗仁,主要是為了安神寧心,改善睡眠品質。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脾、肝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痙的功效。其富含的皁苷、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能有效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緩解失眠、多夢、心悸、驚悸等症狀,並有助於提高睡眠深度。
此外,酸棗仁還能緩解情緒焦慮、煩躁不安,使人平靜安寧,進而提升整體的療效。
珠母補益方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斂肺止咳:五味子味酸收斂,能固護肺氣,止咳化痰。對於因肺氣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咳嗽、氣喘,可起到緩解作用。
- 益氣生津:五味子性溫,入肺、腎經,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作用。方中加入五味子,可輔助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虛津虧所導致的疲乏、口渴等症狀。
綜上所述,五味子在珠母補益方中,不僅能止咳化痰,還能益氣生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補益強壯的效果。
珠母補益方中包含女貞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 女貞子性涼,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肝明目的功效。方中加入女貞子,可補益肝腎之陰,緩解因肝腎陰虛所導致的眩暈、耳鳴、腰膝痠軟等症狀。
- 配伍增效: 珠母補益方以珍珠母為君藥,具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之效。而女貞子可滋陰降火,與珍珠母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滋陰補腎、安神定驚的效果,更有效地改善因肝腎陰虛所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
珠母補益方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滋陰: 熟地黃為補血滋陰要藥,能補益腎陰,滋養肝血,改善因血虛、陰虛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腰膝酸軟等。珠母補益方主要針對女性血虛、腎虛等問題,熟地黃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調和藥性: 珠母補益方中多用滋陰藥材,如珍珠母、龜板等,性寒涼。熟地黃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寒涼藥性對脾胃的影響,避免寒涼藥材過度損傷脾胃陽氣的作用。
珠母補益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方中加入白芍,可緩解因肝血不足、肝氣不舒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經期不調等症狀,協同其他藥材,達到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的功效。
- 和血止痛:白芍還具有和血止痛的作用,可緩解因血瘀或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方中加入白芍,可以幫助舒緩因腎虛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腰膝酸軟、腹痛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珠母補益方] 的傳統主治範疇廣泛,涵蓋「心、肝、腎」三臟虛損相關諸證,核心病機為「陰虛陽亢,精血不足」,表現於不同系統則見以下證候:
- 神志不寧:
- 失眠、癲癇、頭痛等,因肝腎陰虧,虛陽上擾,心神失養所致。
- 陰虛陽亢:
- 高血壓、頭痛屬「水不涵木」,肝陽偏亢,上衝頭目。
- 精血虧虛:
- 盜汗、肝炎(肝血不足)、瘰癧瘿瘤(陰虛痰結)、諸痛(血不濡筋),均與肝腎精血虧耗相關。
- 腎虛不固:
- 遺精、早泄等,因腎陰不足,封藏失職。
此方以「育陰潛陽」為總綱,結合「養血安神、補腎固精」,針對陰虛內熱、虛風內動之證,體現中醫「異病同治」原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主藥(育陰潛陽):
- 珍珠母(2兩):鹹寒質重,平肝潛陽,清肝明目,兼能鎮驚安神,針對陽亢頭痛、失眠。
- 龍骨(1兩):重鎮安神,收斂浮陽,固精止汗,與珍珠母協同「降浮火、定虛風」。
臣藥(滋陰養血):
- 熟地(5錢)、女貞子(5錢):補腎填精,滋養肝腎之陰,從根源補水以制火。
- 白芍(4錢):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抑肝陽之亢動,兼治血虛筋脈失養之痛證。
佐使藥(安神固澀):
- 酸棗仁(3錢)、五味子(2錢):養心益肝,酸收安神,斂汗生津,改善失眠盜汗。
(二)組方邏輯
標本兼治:
- 治標:珍珠母、龍骨重鎮潛降,直折浮陽,緩解頭暈、頭痛、失眠等陽亢之象。
- 治本:熟地、女貞子、白芍滋養肝腎精血,從根本補足陰液,使陽有所依。
動靜結合:
- 「靜藥」滋陰(熟地、女貞子)與「動藥」收斂(五味子、龍骨)相配,防滋膩礙胃,兼顧固攝效能。
臟腑聯治:
- 肝腎同調:滋腎水(熟地)以涵肝木(白芍、珍珠母),符合「乙癸同源」理論。
- 心腎相交:酸棗仁養心安神,五味子斂腎氣,促進心腎陰陽交接,改善失眠。
(三)現代機理推論
- 調節自律神經:龍骨、珍珠母含鈣質,可能抑制神經興奮;酸棗仁調節GABA受體,改善睡眠。
- 抗炎保肝:白芍、女貞子具有抗氧化作用,或可減輕肝損傷。
- 降壓鎮痛:珍珠母、白芍擴張血管,降低血壓;五味子調節中樞痛覺傳遞。
三、總結
[珠母補益方] 以「重鎮潛陽+滋陰填精」為主軸,結構層次分明,適用於陰虛陽亢、精血虧虛為本的複雜病證,展現中醫「以靜制動、以潤熄風」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珍珠母2兩,龍骨1兩,酸棗仁3錢,五味子2錢,女貞子5錢,熟地5錢、白芍4錢。
育陰潛陽,養血寧神,益腎固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珠母補益方, 出處:《臨症見解》。 組成:珍珠母2兩,龍骨1兩,酸棗仁3錢,五味子2錢,女貞子5錢,熟地5錢、白芍4錢。 主治:育陰潛陽,養血寧神,益腎固精。主治:心肝腎虛損諸證。失眠證,陰虛陽亢的高血壓,陰虛火旺頭痛證,癲癇病,諸痛證,癭瘤病,瘰癧病,肝虛血少的肝炎病,盜汗證,腎虛證。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