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枳殼浸酒」的主要功效包括:
- 舒緩紅疹:藥材中的獨活和秦艽能有效祛風除濕,舒緩由外界環境引起的過敏反應,減少皮膚癢感。
- 改善血液循環:丹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況。
- 增強免疫力:枳殼中的理氣成分能夠調理氣機,有助於增強整體免疫能力,達到防病之效。
- 潤腸通便:肉蓯蓉的補腎及潤腸功能,對於久坐不動或飲食不當引起的便祕症狀有一定療效。
傳統服藥法
枳殼5兩(麩炒微黃,去瓤),秦艽4兩(去苗),獨活4兩,肉蓯蓉4兩,丹參5兩,蒴藋5兩,松葉(切)1升。
上細銼,用生絹袋貯,以清酒2鬥5升,浸五七宿。
每服暖酒1小盞,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個人差異:中藥效果因人而異,使用前建議諮詢中醫師的專業建議。
- 酒精過敏或禁忌者:有酒精過敏或醫療禁忌症狀者應避免使用此藥酒。
- 藥物相互作用:若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應詢問醫師是否適合使用此藥酒。
- 懷孕及哺乳期: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保存方式:藥酒須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以保存藥效。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枳殼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枳殼(刮取上面青末)3斤。 主治:風,口偏眼急。
枳殼浸酒,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枳殼5兩(麸炒微黃,去瓤),秦艽4兩(去苗),獨活4兩,肉蓯蓉4兩,丹參5兩,蒴藋5兩,松葉(切)1升。 主治:風瘙癢,皮中如蟲行之狀。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