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益智桑螵蛸散方中包含益智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益智仁健脾益智,助陽固精: 益智仁味辛溫,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智、溫腎助陽、固精止遺的功效。方中桑螵蛸性寒,入肝、腎經,有收斂固澀的作用。益智仁配伍桑螵蛸,一溫一寒,相輔相成,可增強益智固精之效,適用於脾腎虛弱、遺精滑泄、健忘失眠等症。
- 益智仁善治小兒遺尿: 方中益智仁與桑螵蛸均有固澀止遺的作用,特別是益智仁對於小兒遺尿有較好的療效。桑螵蛸則有助於收斂固精,二者合用,可有效改善小兒遺尿問題,提高療效。
益智桑螵蛸散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桑螵蛸,主要原因在於桑螵蛸具備強健脾腎、安神固精的作用。桑螵蛸,即桑蟲的蛻殼,傳統上被認為具有強化腎功能的特性。腎主藏精,而精的充盈對於身體的氣血運行及心理狀態具有重要影響。
此外,桑螵蛸在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等狀況中,也顯示出良好的效果。它有助於減輕焦慮、促進深度睡眠,對於失眠患者尤為重要。配合益智的作用,可以進一步增強中樞神經的穩定性,使得此方劑在治療因脾腎虛弱所引起的多種症狀中,表現出良好的療效。
因此,桑螵蛸在益智桑螵蛸散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能強健脾腎,又能安神助眠,達到綜合調理的效果。
益智桑螵蛸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益智桑螵蛸散以益智仁、桑螵蛸爲主,旨在補腎健脾,益智強志。而人參爲補氣之要藥,能補益元氣,振奮精神,與方中益智仁、桑螵蛸相輔相成,共奏補益脾腎、益智強志之效。
二、益智桑螵蛸散常用於治療兒童遺尿、夜尿,而人參性溫,能補腎益氣,溫陽固攝,可增強腎氣,提高膀胱括約肌的收縮力,從而有效控制遺尿症狀。
益智桑螵蛸散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原因:
- 補氣健脾: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健脾益氣的功效。桑螵蛸、益智仁等藥材皆有補腎健脾的作用,黃耆的加入可增強補氣健脾的效果,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
- 提升免疫力:黃耆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對於一些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等症狀,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益智桑螵蛸散中加入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陽,益精填髓: 鹿茸性溫,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桑螵蛸、益智仁等藥材,雖有健脾益腎之效,但對於腎虛精虧、陽氣不足的患者,單靠這些藥材難以完全奏效。鹿茸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補腎壯陽之力,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腎氣虧虛。
- 溫陽助陽,化瘀止痛: 部分患者的腎虛表現為陽虛,出現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鹿茸溫陽助陽,可溫通經絡,改善陽虛之症。同時,鹿茸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伴隨疼痛的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益智桑螵蛸散中加入牡蠣,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鎮心安神,潛陽斂陰:牡蠣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潛陽斂陰的功效,可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方中桑螵蛸、益智仁也具安神益智之效,牡蠣的加入能加強此功效,使心神安定,睡眠改善。
- 收斂固澀,止汗止瀉:牡蠣性收斂,能收斂固澀,止汗止瀉。方中桑螵蛸具收斂固澀、止遺精滑精之效,牡蠣的加入能增強此功效,有助於控制因腎氣不足引起的汗多、遺精、滑精等症。
益智桑螵蛸散方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固澀止遺: 赤石脂性寒收澀,能固腎止遺,與方中益智仁、桑螵蛸等補腎固精之品相輔相成,共同治療腎虛遺精、滑精等症。
- 收斂止瀉: 赤石脂能收斂止瀉,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情況。此方中若患者同時伴有脾胃虛弱、腹瀉等症狀,則赤石脂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總而言之,赤石脂在益智桑螵蛸散方中,發揮着固澀止遺和收斂止瀉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益智桑螵蛸散》之傳統功效與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脬內素有冷氣,因産後氣虛無陽以輸化,小便清長而數者」,意指患者膀胱(脬)素有虛寒之氣,復因產後氣血大虧、陽氣耗損,無法推動水液代謝,導致小便清澈、量多而頻繁。此屬「腎陽虛衰、膀胱不固」之證,與《黃帝內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之理相應。產後氣虛下陷,陽弱不能制水,故尿頻而清;脬冷則氣化失司,水液直趨於下。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核心藥物配伍
益智仁+桑螵蛸
- 益智仁辛溫,歸脾腎經,《本草備要》載其「暖腎固精,縮小便」,專溫下焦寒濕,收攝津液。
- 桑螵蛸甘鹹平,為螳螂卵鞘,《本經逢原》言其「益腎固精,止小便頻數」,善補命門、斂膀胱。
- 二藥相須,共奏溫腎縮尿之效,直搗「脬冷尿頻」之病機。
人參+黃耆+鹿茸
- 人參大補元氣,黃耆益氣昇陽,二者相伍補益中氣,助陽氣升提以輸化水液,針對「產後氣虛無陽」。
- 鹿茸為血肉有情之品,《本草綱目》謂其「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峻補元陽以助腎之氣化,從根本溫煦下焦虛冷。
牡蠣+赤石脂
- 牡蠣鹹澀微寒,潛陽固澀;赤石脂甘酸溫,澀腸止瀉。二者均具收斂之性,佐助主藥固攝下元,防津液滑脫。
(二)全方治療邏輯
- 溫腎陽以化氣:鹿茸、益智仁溫補腎命,恢復膀胱氣化功能,使水液得陽而化。
- 益氣昇陽以助化:人參、黃耆補益中氣,提挈陽氣上升,使水液輸布有權。
- 固澀下焦以止漏:桑螵蛸、牡蠣、赤石脂收斂固澀,猶如「塞漏洞」,防止水液下泄過度。
- 標本兼顧:既治本(補氣溫陽)以復氣化,又治標(固澀縮尿)以緩急症,契合「虛者補之,滑者澀之」之則。
(三)推理延伸功效
此方除原文所述產後脬冷尿頻外,凡「腎陽不足、下元不固」之遺尿、遺精、白帶清稀、五更瀉等,皆可辯證加減運用。其組方思路體現「補固結合」之法,尤重溫補下焦與收澀並行,反映中醫「異病同治」之要旨。
傳統服藥法
益智仁、桑螵蛸、人參、黃耆、鹿茸、牡蠣、赤石脂。
上為末。
空心米飲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腎陽、固精止遺的功效,適合於腎陽虛衰、精關不固所致的小便清長、遺精早泄等症。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礙胃。
- 本方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智桑螵蛸散, 出處:《顧氏醫徑》卷四。 組成:益智仁、桑螵蛸、人參、黃耆、鹿茸、牡蠣、赤石脂。 主治:脬內素有冷氣,因産後氣虛無陽以輸化,小便清長而數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