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黃連散

一味黃連散

YI WEI HUANG LIA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胃經 16%
大腸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脾經 16%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一味黃連散」顧名思義,僅含單味藥材「黃連」。此方之所以單用黃連,乃因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適用於濕熱內蘊、心煩口渴、黃疸、泄瀉、目赤腫痛等症狀。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善於清熱瀉火,尤其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病症,效果顯著。因此,單用黃連便能發揮其藥效,故名「一味黃連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味黃連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一味黃連散主治「孕婦口乾不卧」,此症特指妊娠期間出現的口乾難忍、夜不能寐的症狀。中醫認為此狀況多因心胃火熱上炎所導致,尤其是在妊娠期間,陰血下聚養胎,上焦容易出現虛火上擾的情況。黃連以其苦寒之性,能清心胃之火,火降則津液自生,口乾可解,心神得安則能安卧。

組成與邏輯推理

此方僅由單味黃連組成:

  • 黃連一錢(約3.75克),研為細末,用粥飲湯送服。

藥效分析:

  1. 清心降火: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善清心經實火與胃火,《本草綱目》載其能「瀉心臟火,治鬱熱在中,煩躁惡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滿」。
  2. 生津止渴:心胃火降則津液不被灼傷,間接達到生津止渴之效。《神農本草經》言黃連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利,婦人陰中腫痛」,其清熱作用間接改善因熱導致的各種不適。
  3. 安神助眠:心火亢盛常導致煩躁不眠,黃連清心火而能安神,《珍珠囊》稱其能「去心竅惡血,解煩渴,益肝膽」。

治療原理:

古代醫家選擇黃單味使用,考慮妊娠期間用藥需謹慎,單味小劑量可避免複雜配伍可能對胎兒的影響。粥飲湯送服既可護胃,又能借助穀氣助藥力緩和發揮。黃連針對「心火亢盛→灼傷津液→口乾不寐」的核心病機,實現「清熱→生津→安神」的治療路徑。

劑型設計:

散劑形式便於吸收,且用量輕靈(僅一錢),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原則。粥飲湯送服既能制約黃連苦寒傷胃之弊,又能借五穀之氣滋養胃陰,對於孕婦尤為適宜。

傳統服藥法


黃連1錢。
上為末。
粥飲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味黃連散, 出處:《胎産心法》卷上。 組成:黃連1錢。 主治:孕婦口乾不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