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歸茶
此方劑「鬱金歸茶」由鬱金、當歸和紅茶組成。其中,鬱金性味辛、苦、寒,歸肝、心、肺經,具有行氣解鬱、活血止痛、清心涼血之效,整體偏寒涼。當歸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整體偏溫。紅茶則性溫,具暖胃驅寒之效。
若以數值分析,此方劑的熱性指數為11,寒性指數為19,顯示其寒性成分明顯多於熱性成分,整體藥性偏寒。雖然當歸和紅茶具有溫熱之性,但在鬱金的寒涼之性主導下,此方劑整體呈現寒涼狀態。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肝經 28%
肺經 15%
膽經 15%
脾經 13%
鬱金歸茶方劑,由鬱金、當歸、紅茶組成,其經絡歸屬比例顯示其作用主要著重於心經、肝經,其次為肺經、膽經及脾經。從經絡辨證角度分析,此方適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心經方面: 方中鬱金與當歸皆具有一定程度的活血化瘀作用,且鬱金略帶疏肝解鬱之效,因此對於心經血瘀、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可能有所助益。但需注意,此方劑並非針對心經實證,例如心火旺盛之症,並不適用。
肝經方面: 當歸為肝經要藥,具有補血活血、養血調經的功效,而鬱金則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因此,此方對於肝經氣滯血瘀、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情緒抑鬱等症狀,可能具有療效。若為肝陽上亢的實證,則應謹慎使用。
肺經方面: 紅茶性溫,略帶行氣功效,鬱金亦有理氣解鬱之效,因此此方對於肺經氣滯所致的咳嗽痰喘,可能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其作用強度較心肝經為弱。
膽經方面: 鬱金的疏肝解鬱作用,亦可間接影響膽經的氣機運行。因此,對於膽經氣滯所致的脅肋脹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但作用強度同樣較心肝經為弱。
脾經方面: 此方中並無直接針對脾經的藥物,比例也較低,因此對於脾經虛證或實證,此方的作用有限,只能視為一種輔助作用,不能單獨依靠此方治療脾經相關疾病。
總體而言,鬱金歸茶方劑更適合於肝經氣滯血瘀、心經血瘀、以及伴隨輕微肺經氣滯的患者。 需注意的是,此分析僅基於經絡辨證角度,實際應用中需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體質等因素綜合判斷,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這種茶飲的組合主要對於「養血疏肝」有著良好的效果,特別適合婦女在產後時期,常見的症狀如心痛、心悸、乏力及面無血色等,均有助於緩解及改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建議首次飲用時應量少,觀察自身反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服用。
- 懷孕及哺乳期:懷孕及哺乳期的婦女在使用前應諮詢中醫師或專業人士的意見。
- 慢性疾病患者: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在食用前應先諮詢醫生。
- 勿過量:建議每天飲用1-2次,避免過量或飲用過濃,可能會造成身體負擔。
- 保存:若需提前準備好中藥材,應將其保存在乾燥、陰涼的地方,避免潮濕及陽光直射。
希望以上的食譜與注意事項能夠幫助你順利製作出健康美味的「鬱金歸茶」。如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隨時歡迎詢問!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胃腸出血心悸胸悶脹腰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