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蟾丸
WU CH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25%
心經 12%
膽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脾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蟾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邪祛濕: 五靈脂性溫,味辛,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五蟾丸主治濕熱蘊結、痰濁內阻所致的各種疾病,五靈脂的加入可以幫助驅除濕邪,化解痰濁,緩解病症。
2. 增強藥效: 五靈脂與其他藥材如蟾酥、雄黃等協同作用,可以增強藥物的驅邪祛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五蟾丸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性善降,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五蟾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的發展。
- 抑制菌毒: 黃連具有抑制多種細菌和真菌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治療由細菌或真菌引起的感染。五蟾丸中加入黃連,可以增強其抗菌消炎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小兒五種疳疾。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不夾沙石者)、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以五色為丸:1分膩粉為衣,1分密陀僧為衣。1分百草霜為衣,1分朱砂為衣,1分青黛為衣。曬乾和作一處。
每服30-40粒,米飲湯送下,日3次,不拘時候。
本方名「五蟾丸」但方中無蟾蜍。據用法,疑為「五色丸」之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牙齒焦黑
相同名稱方劑
五蟾丸,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組成:五靈脂(不夾沙石者)、黃連各等分。 主治:小兒五種疳疾。
五蟾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乾蟾5個(大者,細銼,和骨,用好酒5升,文火煎至2升,濾去骨,于砂盆內研,以絹濾去滓,入熟蜜4兩于重湯內煮令成膏),胡黃連1兩,黃連2兩(去須),白蕪荑2兩(輕炒,去皮)。 主治:小兒五疳,齒焦,四肢黃瘦。百晬後至15歲以前,並宜服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