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煎

LONG DAN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十八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心經 14%
肝經 14%
大腸經 10%
肺經 10%
脾經 10%
膽經 7%
小腸經 3%
腎經 3%
心包經 3%
膀胱經 3%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小腸經
腎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龍膽煎以龍膽草為君藥,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火清熱,燥濕解毒:龍膽草苦寒,善於清泄肝膽之火,並能燥濕解毒,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黃疸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 引藥下行,直達病所:龍膽草入肝膽經,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直達肝膽部位,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促進濕熱排出,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因此,龍膽草在龍膽煎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方劑的核心藥材。

龍膽煎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燥濕:龍膽草、黃芩、梔子等藥材以苦寒之性,擅長清熱燥濕,而黃連性苦寒,亦能清熱燥濕,且其苦寒之性更甚,可增強清熱燥濕之力。

二、瀉火解毒:龍膽煎主治濕熱蘊結之證,常伴有口苦、咽乾、目赤腫痛等症,而黃連苦寒入心經,能清心火、瀉熱毒,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有效緩解濕熱蘊結之症狀。

龍膽煎方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升麻性寒,善於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並能透發疹出,止癢消腫。龍膽煎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症,升麻的加入可輔助清熱解毒,促進疹出,減輕皮膚不適。
  • 升陽舉陷,利水消腫: 升麻能升舉陽氣,利水消腫,對於濕熱下注,導致的肢體浮腫,小便不利等症,可起到輔助利水,消腫的作用。

龍膽煎中加入槐白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止血消腫之功效。槐白皮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效。

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等苦寒之藥,清泄肝膽實熱,而槐白皮則輔助其涼血止血,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如腸風下血、痔瘡出血等。

龍膽煎方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是針對其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

大青葉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龍膽煎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苦咽乾等症。而大青葉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緩解眼部炎症,同時其涼血消斑作用,可以改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因此,大青葉在龍膽煎方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提高療效。

龍膽煎方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除煩: 淡竹葉性寒涼,味甘淡,入心、胃經,具有清熱除煩、利尿通淋的功效。龍膽煎主治濕熱下注,小便澀痛,常伴有煩躁不安、口苦口乾等症狀,淡竹葉的清熱除煩之效能可緩解患者的熱擾心神,達到清心除煩的效果。
  2. 利尿通淋: 龍膽煎中包含龍膽草、黃柏等苦寒之藥,容易造成寒涼之性,淡竹葉的利尿通淋之效能,可以促進排泄,減少藥物的寒涼之性對身體的影響,並促進藥效發揮,使藥效更為平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龍膽煎」,組成成分包含龍膽草、黃連、升麻、槐白皮、大青葉、淡竹葉。

龍膽草性大苦大寒,具有清熱燥濕與清熱瀉火的功效。龍膽草可治療濕熱下注之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症。清熱瀉火方面,龍膽草可治肝經熱盛、驚癇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等症。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槐白皮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

大青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血、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平肝息風等功效。常 используетс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жара в теле, малярии, простуды, лихорадки, боли в горле, кровотечения, отравления, воспаления,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печени и почек.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

龍膽煎具有發高熱,口腔生瘡並覺得口乾舌燥,疼痛難耐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龍膽1兩,黃連(去須)1兩,黃柏(去皮,蜜炙)1兩,升麻(去土)1兩,苦竹時(切)1兩,槐白皮1兩,大青1兩,白蜜半合,酥半合。
上藥細銼七味如麻豆大,以水3升半,煮取7合,絞去滓,納蜜及酥,再煎五六沸。
每服1匙頭,含化咽津,日5-6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龍膽煎, 出處:《聖惠》卷十一。 組成:龍膽1兩(去蘆頭),黃連1兩(去須),川升麻1兩,槐白皮1兩,大青1兩,苦竹葉50片,白蜜10盞。 主治:傷寒,上焦煩熱,口內生瘡不止。

龍膽煎, 出處:《聖惠》卷十八。 組成:龍膽1兩(去蘆頭),黃連1兩(去須),川升麻1兩,槐白皮1兩(銼),大青1兩,竹葉2兩,薔薇根2兩(銼)。 主治:熱病,口瘡發渴,疼痛不可忍。

龍膽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二三。 組成:龍膽1兩,黃連(去須)1兩,黃柏(去皮,蜜炙)1兩,升麻(去土)1兩,苦竹葉(切)1兩,槐白皮1兩,大青1兩,白蜜半合,酥半合。 主治:喉中瘡,並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