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草軟膏
ZI CAO RU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4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50%
肝經 50%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紫草軟膏中含有紫草,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涼血生肌:紫草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潰爛等症狀,紫草能有效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紫草亦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紫草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紫草作為紫草軟膏的主要成分,能有效治療外傷感染、燒燙傷、皮膚潰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紫草軟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剝脫性唇炎」,古稱「唇風」或「緊唇」,多因風熱濕毒蘊結或陰虛血燥所致,症見唇部乾裂、脫屑、腫痛。紫草根性甘寒,傳統用於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本草綱目》載其「治斑疹、痘毒,活血涼血,利大腸」,外敷可清熱解毒、潤燥生肌。以油浸提取其脂溶性成分,能深入皮膚,緩解燥熱傷津之象。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紫草根為主藥:
- 活血涼血:改善局部血熱瘀滯,促進黏膜修復。
- 解毒潤燥:所含紫草素(Shikonin)具抗炎、抑菌作用,緩解紅腫脫屑。
菜油/麻油為溶媒:
- 麻油性甘涼,潤燥養膚,《本草拾遺》言其「解熱毒、食毒」。浸泡後萃取紫草有效成分,增強滲透性,滋養唇部乾裂。
凡士林為基質:
- 雖非傳統用藥,但輔助油液固化,形成保護膜,防止水分流失,協同紫草「潤燥」之效。
綜論
此方以「清熱解毒、活血潤燥」為核心,針對唇炎之血熱風燥病機。紫草涼血解毒,油脂潤膚固表,使熱毒得清、津液得復,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原則。現代藥理亦證實紫草抗炎、促進傷口愈合之效,與傳統應用相契。
傳統服藥法
紫草根100克(切碎)。
浸於450毫升菜油或麻油中,經24小時,待油液呈紫色,過濾去滓,濾液加凡士林100克,加熱至沸點,溶化攪勻,冷卻即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紫草軟膏,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紫草根100g(切碎)。 主治:剝脫性唇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