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藤紫草散
DIAO TENG ZI C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04)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0%
心經 40%
心包經 20%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釣藤紫草散中包含鈎藤,主要原因有二:
一、 平肝熄風: 鈎藤味苦性平,具有平肝熄風之功效,可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失眠等症狀。釣藤紫草散中常加入鈎藤,以配合紫草、釣藤等藥物,共同發揮平肝熄風之效。
二、 活血化瘀: 鈎藤具有一定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與紫草、釣藤等藥物搭配使用,能起到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頭部循環,緩解相關症狀。
釣藤紫草散中包含紫草,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紫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釣藤紫草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瘡瘍腫痛、燒傷燙傷等症,紫草的清熱涼血作用可以有效地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紫草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血液流通,有利於清除瘀血,加速傷口癒合。釣藤紫草散中加入紫草,可以更好地發揮活血化瘀的作用,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釣藤紫草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小兒斑疹、瘡疹」,其核心目標為「令疹出快」,即促進疹毒透發,使邪有出路。古代醫家認為,小兒斑疹(如麻疹、天花等)多屬外感熱毒內蘊,需透過發散透邪,使疹毒由內達外,避免閉鬱生變。本方以輕清透散之品組方,契合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之體質特性,透過溫酒調服助藥力外達,加速疹毒透發,減輕熱毒內攻之險。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釣藤鈎子(鈎藤)
- 藥性:甘、微寒,歸肝、心包經。
- 作用:傳統用於清熱平肝、熄風止痙。本方取其「輕清透散」之性,配合紫草茸疏解熱毒。鈎藤能疏通肝經氣機,肝主疏泄,有助鬱熱外達;其微寒之性可防疹毒化火生風(如高熱驚厥),符合小兒「肝常有餘」之病理特點。
2. 紫草茸
- 藥性:甘、鹹,寒,歸心、肝經。
- 作用:專擅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紫草茸為紫草之嫩苗或分泌物,質輕上行,能透發血分伏熱,促進斑疹外透。其活血之性可防熱毒壅滯致氣血不暢,避免疹色紫暗、透發不暢。與鈎藤協同,一清肝熱,一涼血透毒,共成疏透之功。
3. 溫酒調服
- 酒性辛溫,能宣通血脈、助藥力外達,加速疹毒透發。然用量極輕(一字至半錢),既防過燥傷陰,又借其辛散之性引藥透表。
組方邏輯
此方以「透發為先」為原則,針對疹毒鬱閉之病機,選藥注重輕清靈動,避免苦寒壅滯。鈎藤疏肝透熱,紫草茸涼血透疹,兩者相輔,使熱毒從血分外達肌表;溫酒為引,增強透散之力。全方藥簡力專,符合小兒用藥「輕清少佐」之特點,尤適用於斑疹初起、透發不暢者。
潛在治療原理推論
從中醫理論延伸,此方可能透過以下途徑起效:
- 調節氣血運行:鈎藤疏通肝氣,紫草茸活血涼血,改善熱毒壅滯所致的氣血鬱滯,使疹毒易於外透。
- 抗邪外達:紫草茸含紫草素等成分,可能有助抑制病毒、減輕炎症;鈎藤之揮發油或能調節免疫反應,促進發疹過程順利。
- 預防變證:透發及時可減少熱毒內陷心包(如神昏)或引動肝風(如抽搐)之風險,體現「治未病」思想。
此方體現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策略,透過輕清之品疏導而非攻伐,契合小兒生理特質,為古代治疹簡效之代表。
傳統服藥法
釣藤鈎子、紫草茸各等分。
令疹出快。
上為細末。
每服1字至半錢,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皮疹紅疹
相同名稱方劑
釣藤紫草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組成:釣藤鉤子、紫草茸各等分。 主治:令疹出快。主治:小兒斑疹、瘡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