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末

南星末

NAN XING M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肝經 16%
胃經 16%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南星末」方劑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1. 功效互補:天南星性溫,味辛,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南星末則以天南星為主要成分,其性溫燥,擅長於治療風寒痰濕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兩者相輔相成,可加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炮製減毒:天南星性燥烈,生用有毒,會刺激咽喉,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南星末中採用的是炮製過的天南星,經過炮製,可減低其毒性,使其更安全有效。

南星末方劑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毒緩和:南星性寒,味辛,具有解毒消腫之效,但其毒性較強,易傷脾胃。生薑性溫,味辛,可解南星之毒,緩解其寒涼之性,避免傷及脾胃。

2. 增強功效:生薑辛溫,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南星藥效的發揮。同時,生薑還有溫中散寒的作用,配合南星的解毒消腫功效,可更有效地治療風寒痰阻引起的疾病。

總而言之,南星末方劑中加入生薑,既能解毒緩和,又能增強功效,使藥物安全有效地發揮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南星末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痰疾咳嗽」,屬中醫「痰證」範疇,尤其適用於痰濕阻肺、氣機不暢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逆等症。南星性溫燥,能化頑痰;配伍貝母潤燥化痰,共奏祛痰止咳之效,適用於痰濕偏重或寒痰凝滯之證。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大南星(製)

    • 生南星辛溫有毒,經薑汁炙後減其毒性,增強溫化寒痰、燥濕化痰之力。
    • 以生薑汁炙製,借生薑辛散之性助南星宣肺化痰,並緩和其峻烈之性。
    • 後加蜜炒黃,蜂蜜潤肺緩急,能制南星之燥,使痰化而不傷津,適合久咳痰黏者。
  2. 臣藥:貝母末

    • 貝母(推測為浙貝母)苦寒,能清熱化痰、開鬱散結,與南星配伍形成「溫寒並用」之勢。
    • 南星偏治頑痰、寒痰,貝母偏治熱痰、燥痰,二者相配可擴大適用範圍,針對痰濕鬱久化熱或寒熱錯雜之咳嗽。
  3. 服法設計

    • 「掌心置藥,舌尖點咽」的獨特用法,可能藉由口腔黏膜吸收藥效,直接刺激咽喉呼吸道,促進化痰止咳反應。
    • 掌心溫度或助藥性溫散,而舌尖點藥可避免過量,適用於小兒或吞咽困難者。

三、治療原理

  • 溫燥化痰:南星為主,針對痰濕壅肺之標實。
  • 潤燥佐制:蜂蜜、貝母緩解南星燥性,防止耗氣傷陰。
  • 寒熱并調:貝母微寒制約南星溫性,適用於痰濕夾熱或寒熱不顯者。
  • 局部給藥:直接作用於咽喉,適合痰阻氣道的急性症狀。

此方體現中醫「相反相成」的組方思維,通過藥性調和與特殊用法,集中解决痰咳核心病機。

傳統服藥法


大南星1兩(銼成片,用生薑半斤取汁,文火炙乾,卻入蜜半匙直炒黃色,取出為末)。
上入貝母末半兩。
每用放掌心,以舌尖點咽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南星末,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五引許六五郎方。 組成:大南星1兩(銼成片,用生薑半斤取汁,文火炙乾,卻入蜜半匙直炒黃色,取出爲末)。 主治:痰疾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