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浴湯

生薑浴湯

SHENG JIANG Y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薑浴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將其加入浴湯中,可透過皮膚吸收,溫暖經脈,驅散寒氣,適用於體寒、手腳冰冷、風寒感冒等症狀。

2. 促進血液循環:生薑含薑辣素,能刺激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緩解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皮膚血液循環,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肌膚更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生薑浴湯] 主治「小兒咳嗽」,此用法屬中醫外治法之一「藥浴」或「熏洗法」。古代醫家認為,生薑性味辛溫,能發散風寒、溫通經絡,其辛溫之氣可透過皮毛腠理滲透,驅散表邪。小兒臟腑嬌嫩,內服藥物易損脾胃,而外治藥浴相對溫和,適合風寒初襲所致的咳嗽,表現為咳聲輕淺、痰白稀、鼻塞流清涕等表寒證。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生薑單藥解析

    • 生薑(四兩)為君藥,辛溫走表,歸肺、脾、胃經,傳統內服功效包括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化痰止咳。
    • 外用時,其揮發性成分(如薑烯、薑醇)隨蒸氣附著體表,刺激皮毛腠理開泄,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驅散風寒之邪。
  2. 藥浴作用原理

    • 溫通發汗:生薑煎湯沐浴時,熱力與藥性協同,使患兒微汗出,符合中醫「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治則,適用於風寒束表引起的咳嗽。
    • 肺主皮毛:中醫認為肺與皮毛相表裡,藥浴通過皮毛吸收藥性,間接宣通肺氣,緩解肺氣不宣之咳。
    • 經絡傳導:足太陽膀胱經行於背,主一身之表,生薑浴可能刺激該經,增強祛邪效果。
  3. 適用證型推論
    此方推測針對「風寒咳嗽」,因生薑辛溫,若為風熱咳嗽(痰黃稠、咽喉腫痛)或陰虛燥咳則不宜。其治療原理重在「解表」,透過發散力疏通表鬱,咳嗽自然緩解。

三、潛在延伸功效

  1. 預防風寒:藥浴後體表氣血通暢,可增強禦邪能力,預防風寒再襲。
  2. 兼顧兼症:生薑溫中,若小兒伴隨脾胃虛寒(如脘腹冷痛),藥浴可能間接改善裡寒症狀。

四、古今應用差異

古代醫籍如《外臺祕要》載生薑外用治寒證,而現代研究亦證實生薑具抗炎、促進循環作用,支持其外治機理。然古代用量「四兩」需參照當時度量衡(約今60克),且藥浴水溫、時間均影響療效,此為臨床活用時需考量之處。

綜上,[生薑浴湯] 以單藥外治體現中醫「簡便廉驗」特色,其機理結合藥物性味與體表吸收理論,為傳統療法中樸素而實用的代表。

傳統服藥法


生薑4兩。
煎湯沐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生薑浴湯,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四。 組成:生薑4兩。 主治:小兒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