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根汁

DONG KUI GEN ZH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冬葵根汁方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藥效: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散寒止痛的功效。與冬葵根汁同用,可增強其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效力,並緩解冬葵根汁可能帶來的寒涼之性。
  2. 調和藥性: 冬葵根汁偏寒涼,而生薑則偏溫熱,兩者相配,可起到中和藥性、協調作用,避免寒涼之性過度,達到溫和補益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冬葵根汁」主治功效分析

冬葵根汁,為古籍《聖濟總錄》所載之方劑,其組成主要為冬葵根汁與生薑汁。古籍明確指出,此方主治「大小便不通」,並針對妊娠期間及一般情況下的便祕、小便不利均有記載。

組成功效解析:

  • 冬葵根汁: 冬葵根性滑利,能利水通淋,且能潤腸通便。其汁液富含黏液質,具有潤滑腸道,促進大便排出的作用。古籍取其「淨洗二斤搗絞取汁」,足見其取汁用量之大,旨在發揮其潤滑通利之功。
  • 生薑汁: 生薑性溫,味辛。在此方中,生薑具發散解表、溫中散寒之效。雖在此方中取汁用量遠少於冬葵根,但生薑的溫辛之性,可助陽氣運行,推動氣機,從而促進腸道蠕動,輔助冬葵根汁的通便作用。同時,生薑的溫中散寒之功,能緩解因寒氣凝滯所致的腹脹、便祕。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籍記載與兩味藥的功效,可推測冬葵根汁治療大小便不通的原理如下:

  1. 潤腸通便: 冬葵根汁富含黏液質,潤滑腸道,軟化大便,增加腸內容物的水分,從而促進大便排出,解決便祕之患。
  2. 利水通淋: 冬葵根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促進小便排出,緩解小便不利之症。
  3. 溫陽通氣: 生薑溫辛之性,能溫中散寒,助陽氣運行,推動氣機,使腸道蠕動恢復正常,從而輔助冬葵根汁的通便作用,並能緩解因氣機阻滯所致的腹脹不適。
  4. 協同作用: 冬葵根汁與生薑汁合用,一潤一通,一寒一溫,相互協調,既能潤滑腸道,又能推動氣機,共同發揮通利二便的功效。

總結:

冬葵根汁,以冬葵根汁的潤滑通利為主,輔以生薑汁的溫陽通氣,共同發揮潤腸通便、利水通淋之功效,適用於大小便不通之症。此方取材天然,配伍簡潔,充分體現了中醫藥辨證論治、因人制宜的精髓。古人將其用於妊娠期間及一般情況下的便祕、小便不利,可見其臨牀應用之廣泛。

傳統服藥法


生冬葵根2斤(洗淨,搗,絞取汁3合),生薑4兩(搗,絞取汁1合)。
上藥攪勻,分作兩服。
空腹1服,有頃再服。服盡即通。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冬葵根汁,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五。 組成:生冬葵根2斤(洗淨,搗,絞取汁3合),生薑4兩(搗,絞取汁1合)。 主治:大小便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