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糖膏
SHA TA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七十四引《選奇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沙糖膏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緩解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胃寒、脾虛等症狀。沙糖膏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等症,加入生薑有助於驅散寒邪,增強藥效。
2. 調和藥性: 生薑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沙糖膏中往往加入其他性質較寒涼的藥材,如薄荷、甘草等,生薑的溫性可以中和這些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沙糖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沙糖膏》主要記載用於治療「赤眼」,即現代所稱的結膜充血、目赤腫痛等眼疾。中醫理論中,「赤眼」多因風熱上攻、火毒鬱結或肝火上炎所致,症狀表現為眼白紅赤、灼熱癢痛、流淚畏光。此方以簡便外用法,針對局部炎症反應進行緩解。
二、組成邏輯與可能功效
腦子(冰片)30文
- 冰片性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具開竅醒神、清熱止痛、消炎退翳之效。
- 外用可穿透黏膜,迅速緩解眼部赤腫熱痛,其揮發性成分能促進局部循環,減輕充血。
沙糖(砂糖)少許
- 砂糖甘涼,古方外用多取其潤燥解毒、緩和藥性之功。
- 可能作用為調和冰片辛辣刺激,並利用其高滲透壓特性(類似現代藥理),輕微吸附組織液以消腫。
生薑自然汁(原缺量)
- 生薑性辛溫,能散寒通絡、解毒殺蟲。
- 生薑汁外用可助冰片藥性滲透(辛味行散),並中和眼部寒性刺激(如風寒襲目致赤)。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 「辛散清熱,解毒緩急」 為核心:
- 冰片 清熱開鬱,直接消炎鎮痛;
- 沙糖 潤燥制約冰片燥烈,輔助消腫;
- 生薑汁 辛溫外透,調和寒涼藥性,並促進局部氣血流通。
三藥協同,針對「熱鬱目絡」之病機,透過外敷點眼,使藥力直達病所,緩解赤腫。然生薑汁用量未明,推測應少量為宜,避免過度刺激。
四、與「赤眼」證型的關聯
- 風熱赤眼:冰片清熱、生薑散風,合而疏風泄熱。
- 火毒輕症:冰片解毒、砂糖潤燥,共奏緩解之效。
- 寒熱錯雜:生薑辛溫反佐,防冰片過於寒凝。
此方體現「簡便驗廉」的民間用藥思路,適合輕症或急性期輔助緩解,重症仍需內服藥或針灸配合。
傳統服藥法
腦子30文,沙糖少許,生薑自然汁。
上為膏。
臨時滴點之。
方中生薑自然汁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沙糖膏,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四引《選奇方》。 組成:腦子30文,沙糖少許,生薑自然汁。 主治:赤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