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迎春膏

五味迎春膏

WU WEI YING CHU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引經證醫》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15%
腎經 10%
胃經 10%
脾經 10%
肺經 10%
大腸經 5%
膽經 5%
三焦經 5%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味迎春膏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效。五味迎春膏治療的是春季容易出現的虛寒症狀,而熟地黃的滋陰補血作用可以改善因陽氣不足引起的氣血虛弱、面色蒼白、手足冰冷等症狀。
  2. 調和藥性: 五味迎春膏中其他藥材多為辛溫燥性,容易傷陰耗血。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使藥效更加溫和,達到滋陰潤燥、補血生津的效果。

五味迎春膏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燥,補血止血:阿膠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的功效。五味迎春膏多用於治療肺燥咳嗽、咽喉幹痛等症,阿膠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肺燥,而補血止血作用則可以改善因血虛所致的咳嗽咯血。
  2. 增稠劑,提升膏方粘稠度:阿膠具有良好的粘稠性,可作為膏方中的增稠劑,使膏方更容易黏附在咽喉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阿膠的膠質能更好地包裹其他藥材,使藥效更易吸收,提高療效。

五味迎春膏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解肝氣鬱結,緩解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

該膏方以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為主要功效,針對春季肝氣易於鬱結的病症,香附能有效緩解肝鬱所致的諸多不適,並配合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五味迎春膏中包含羚羊角,主要由於其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用於治療小兒高熱驚厥、神志昏迷等症。

羚羊角味鹹性寒,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的功效,對於小兒高熱、驚厥、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羚羊角還具有息風止痙、通竅開竅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改善小兒因熱邪上擾所導致的驚厥、抽搐、神志昏迷等症狀。

五味迎春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肝、胃經,具有清心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止癢等作用。對於春季易發的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黃連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有效緩解病症。同時,黃連也能清熱瀉火,有助於改善春季上火、口舌生瘡等症狀。因此,在五味迎春膏中加入黃連,可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等功效,達到春季保健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中藥方劑「五味迎春膏」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兩類核心病機:

  1. 血虛木旺侮土

    • 「血虛」指陰血不足,肝藏血,血虛則肝失濡養,導致「木旺」(肝氣亢盛)。
    • 「侮土」即肝木剋制脾土過度,引發脾胃功能失調,表現為「上吐下注」(嘔吐、下利);因脾胃已虛,患者難以耐受苦寒藥物,故需外敷以避開消化道刺激。
  2. 陰虛陽亢,肝風內動

    • 「陰虛陽亢」為陰液虧損,陽氣浮越,症見「夜不熟寐」(失眠);
    • 「左脅有氣跳動」乃肝經所過之處氣機不穩,甚則「發驚」,推測為肝風內動之兆,外敷可潛陽熄風。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滋陰養血、柔肝熄風」為主,兼調氣機與清熱,分析如下:

  1. 熟地黃

    • 主入肝腎,滋陰補血,針對「血虛」與「陰虛」之本,充實肝體以制肝用。
  2. 阿膠

    • 補血養陰,潤燥止血,助熟地增強滋養之力,兼防出血傾向(如「下注」可能伴隨腸道出血)。
  3. 香附末

    • 疏肝理氣,解鬱止痛,能調節「左脅氣跳」之肝氣鬱滯,防止滋膩藥礙氣機。
  4. 羚羊角

    • 清肝熄風,針對「木旺」化火或「發驚」之肝風內動,直接平抑亢陽。
  5. 黃連

    • 清熱燥濕,瀉心肝之火,輔助處理「上吐下注」之濕熱或火擾,並制約肝火犯胃。

三、外用設計與臟腑聯繫

  1. 左脅下塗藥
    • 左脅為肝經分野,藥物透皮吸收可直達病所,避開脾胃負擔。
  2. 濃汁調塗
    • 膏劑緩釋藥力,滋陰藥外敷能「引陽入陰」,改善夜寐不安;清肝藥局部作用可平息脅下跳動。

四、綜合推論

全方以「滋養肝血、清瀉肝火、調氣熄風」三法並行,外治內病,標本兼顧。適用於虛實夾雜(陰虛兼肝亢)、內服受限者,體現「內病外治」與「肝脾同調」思路。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阿膠、香附末、羚羊角、黃連。
煎成濃汁,調塗左脅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味迎春膏具有滋陰補血、降肝陽、安神定驚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五味迎春膏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味迎春膏, 出處:《引經證醫》。 組成:熟地黃、阿膠、香附末、羚羊角、黃連。 主治:血虛,木旺侮土,上吐下注,不能進苦寒藥者;及陰虛陽亢,夜不熟寐,左脅有氣跳動,甚則發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