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龍骨湯

青花龍骨湯

QING HUA LONG G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6.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心經 23%
脾經 18%
腎經 15%
肺經 9%
大腸經 5%
膀胱經 5%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花龍骨湯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潛陽,固澀止汗: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固澀止汗的功效。對於青花龍骨湯治療的盜汗、虛汗等症狀,龜板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幫助收斂固澀,減少汗液流失。
  2. 補腎健骨,強壯筋骨: 龜板還具有補腎健骨的功效,可以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骨骼脆弱等問題。青花龍骨湯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骨骼疼痛等症狀,龜板的加入可以增強其補腎健骨的作用,促進骨骼健康。

青花龍骨湯中加入桑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腎止遺: 桑螵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固腎澀精、止遺止帶的功效。對於腎氣不足、遺精滑精、帶下清稀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2. 補脾益氣: 桑螵蛸亦能補脾益氣,對於脾虛氣弱、食少乏力、倦怠乏力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青花龍骨湯中加入桑螵蛸,可以起到固腎止遺、補脾益氣的雙重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青花龍骨湯中包含龍骨,主要原因有二:

  1. 鎮驚安神:龍骨味甘鹹,性寒,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龍骨能起到平息躁動、安定心神的作用。
  2. 固澀止汗:龍骨亦有固澀止汗的功效。對於盜汗、自汗、虛汗等症狀,龍骨能收斂固澀,減少汗液分泌,有助於改善體虛多汗的問題。

因此,青花龍骨湯中加入龍骨,主要是為了其鎮驚安神及固澀止汗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青花龍骨湯中加入茯神,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安神定志,寧心安魂: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寧心、健脾等功效。青花龍骨湯以龍骨、牡蠣為主,清心安神,但可能存在燥性,而茯神可緩解其燥性,有助於安神定志,使心神寧靜,避免藥性過於燥烈。
  2. 健脾益氣,增強體質:茯神兼具健脾益氣之效,可增強人體正氣,有助於抵抗病邪入侵。青花龍骨湯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等症狀,而這些症狀也可能與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有關,茯神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進而增強體質,更好地應對疾病。

青花龍骨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為了補氣益血,增強體質。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青花龍骨湯以清熱解毒、滋陰養血為主要功效,加入人參能補益氣血,促進身體恢復,增強抵抗力,防止因疾病導致的虛弱。 此外,人參還能提高藥效,使藥物更易被人體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青花龍骨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龍骨、牡蠣等藥材收斂固澀,可能導致血虛,而當歸可補血,平衡藥性,避免藥效過於偏燥。
  2. 活血化瘀:青花龍骨湯主治心悸不安,失眠多夢,虛煩不眠等症狀,可能與心血瘀阻有關。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血循環,緩解心悸,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花龍骨湯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青花龍骨湯主治「陰精走洩,陽不內依,欲寐即醒,心動震悸,氣因精奪」,此證屬於腎精不固、心腎不交所致之虛損病證。主要表現為:

  • 陰精外泄(可能表現為遺精、滑精等症狀)
  • 陽氣無法內守(陽浮於外)
  • 睡眠淺而易醒
  • 心悸怔忡
  • 氣虛因精氣耗損過度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

  • 龜版: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其「去牆,削光」的炮製方法可能是為了去除雜質,增強滋陰功效。
  • 桑螵蛸殼:固精縮尿,補腎助陽。與龜版相配,一滋陰一固澀,標本兼治。

臣藥

  • 青花龍骨:鎮驚安神,收斂固脫。經「飛」法炮製後質地更輕,功效趨於上焦,能安定心神。
  • 茯神:寧心安神,利水滲濕。此處用「抱木」者,可能取其更強的安神效果。

佐使藥

  • 人參:大補元氣,益氣固脫。針對「氣因精奪」的病機。
  • 當歸:補血活血,與人參相配益氣養血。

藥理作用推論

  1. 固澀止泄:桑螵蛸、青花龍骨形成固澀之功,制止陰精走洩。
  2. 交通心腎:龜版潛陽入腎,茯神安神定志,龍骨鎮攝浮陽,三者合用可使陽氣下潛,陰精上濟。
  3. 益氣養血:人參、當歸補益氣血,針對長期精泄導致氣血兩虛。
  4. 安神定悸:茯神配合龍骨可安定心神,改善心悸怔忡症狀。

此方體現了中醫「澀可固脫」和「補可扶弱」的治療原則,適用於腎精不固引起的各種虛損症狀。

傳統服藥法


龜版(去牆,削光)1兩,桑螵蛸殼3錢,青花龍骨(飛)3錢,抱木茯神3錢2分,人參1錢,當歸1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安神定志的功效,適合於陰精走泄、陽不內依、欲寐即醒、心動震悸、氣因精奪等症。
  • 本方中龜板、桑螵蛸、龍骨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中茯神、人參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中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花龍骨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組成:龜版(去牆,削光)1兩,桑螵蛸殼3錢,青花龍骨(飛)3錢,抱木茯神3錢2分,人參1錢,當歸1錢。 主治:陰精走泄,陽不內依,欲寐即醒,心動震悸,氣因精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